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李如是
化肥市場景氣行情持續,今年一季度多家化肥公司業績預增。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化肥板塊已有14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13家業績預增,12家凈利潤同比預增幅度超過1.25倍。在多家化肥公司的業績預告中,業績上漲的關鍵因素顯示為“產銷兩旺”。
正值春耕時節,云天化等多家公司也積極響應國家“淡儲肥”和“夏管肥”等化肥儲備政策,不僅高負荷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還積極協調物流運輸及時發貨。
產銷兩旺成關鍵詞
化肥產品價格上漲是化肥生產公司一季度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多家公司表示,主要化肥產品市場銷售價格上漲,生產量與銷售量也同比上漲。
鉀肥方面,隆眾資訊鉀肥分析師張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國內氯化鉀貨源持續緊張的狀態下,截至一季度末,國內62%氯化鉀市場價格堅挺運行,港口價格多在4900元/噸至5050元/噸。”
受此影響,主營產品為鉀肥的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增幅度較大:鹽湖股份預計今年一季度的氯化鉀產量約114萬噸,銷量約145萬噸,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達334.98%至347.59%。藏格礦業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億元至8.3億元,同比增長625.37%至672.05%。
從磷肥來看,隆眾資訊磷酸一銨分析師李玲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湖北磷酸一銨55粉出廠3550元/噸至3650元/噸,較4月初漲幅2.84%。”
隆眾資訊磷酸二銨分析師魏倩對記者表示:“進入3月份磷酸二銨企業預收訂單充足,多數待發至4月下旬附近。”
從氮肥來看,國內尿素行情呈現震蕩下行態勢,但跌幅較小。隆眾資訊尿素行業分析師吳苑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尿素行業日產基本波動在16萬噸上下的水平,偏高同期萬噸左右,國內供應水平相對高于同期。”
“多家化肥企業驕人的成績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化肥的高價水平,另一方面則是成本面的管控。”吳苑麗表示。
多方關注保供穩價
在化肥行業產銷兩旺的情況下,云天化等企業也關注到化肥價格的上漲給農民帶來的生產壓力,并提出“做好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首先,保供穩價的前提是保障市場化肥產品供應。云天化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保證春耕期間化肥生產,云天化充分發揮大型生產裝置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安全環保優勢,確保化肥裝置實現高負荷穩定生產,裝置產能得到有效發揮。”
魏倩表示:“春耕預收訂單收滿后,企業積極生產發運,整體開工負荷維持在較高水平。”
其次,化肥物流運輸渠道的疏通也是實現保供穩價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隨著春耕物資、大宗貨物運輸需求逐步上漲,鐵路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運輸生產。《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云南鐵路運輸穩步增長,為保障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運力支持。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表示,公司積極拓展貨運業務,抓住節日物資運輸需求增加,春季農用物資、蔬菜運輸量加大等市場變化,加大運能投入,鐵路運能得到較大釋放。針對云南地區到達貨物較多的實際,積極提升卸車組織,消除卸車擁堵點,卸車能力持續上量,三月份以來,準軌卸車日均5494車,同比增加8%,極大提升了貨運最后一公里的運輸效率,貨物發送和準軌裝車、卸車等指標均實現同比增長。
魏倩認為,多地受疫情影響,面臨著春耕肥“發不出去”,原料“運不進來”的影響,局部開工率因此出現下滑,如何解決這運輸“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較為急迫。建議開通汽運綠色通道,增加貨運車輛數量,確保春耕肥運輸暢通。
在此情況下,云天化表示,在運輸、交付等環節,已為春耕用肥開辟了“綠色通道”;并且正在提高裝卸車水平,加快車輛運輸周期。在疫情影響下,遠距離汽運發貨不暢,企業積極協調火運發貨,確保春耕用肥及時到達主流市場。
“目前磷酸二銨春耕市場已進入掃尾階段,遼寧、吉林等地已開始耕種,后續市場以少量補單為主,市場貨源相對充足。”魏倩表示。
“夏管肥”已上線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每年國內春耕備肥時間一般從10月份左右一直持續到來年3月份,被稱為“淡儲肥”,今年國家發改委還新增了臨時化肥儲備“夏管肥”,打出保供穩價“組合拳”。
根據4月17日央視直播新聞,從今年3月份至今,有關部門已先后向市場部署投放兩批共600多萬噸春耕儲備肥和100萬噸國家鉀肥儲備,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其中,國儲鉀肥3月下旬開始陸續在糧食主產區投放,并低于市場的現貨價格。
根據國家發改委招標文件,2022年度夏管肥臨時儲備,入儲時間為國家有關儲備任務下達通知正式印發之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儲備時間為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夏管肥的投放將在今年6月份,接續在“淡儲肥”之后,這個夏天的肥料或也有了保障。
云天化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我國大型涉農上市國企,云天化積極承擔起國內化肥儲備和價格穩定的社會責任,在實行‘三保’‘兩穩’政策的同時,全面完成國內‘淡儲肥’和‘夏管肥’儲備任務。”
藏格礦業表示,為了提高鉀肥春耕時節備貨,公司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穩產保價,提高春耕備肥產量。目前,公司擁有200萬噸設計產能,每年生產鉀肥在110萬噸左右,下游需求穩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