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考僅剩余兩個月了,家長和孩子都在焦灼和期待中煎熬著,有人把中考當成實現人生目標的第一戰,披荊斬棘、昂首挺胸;有人把中考當成早晚要挨的一記悶拳,垂頭喪氣、被動等待;有人把中考當成一場游戲,閑庭信步、笑看花開。
中考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最后沖刺階段如何定心?經驗豐富的班主任發話了!
01 中考到底在考什么
當我們在談論中考時,我們又在談論什么?當我們在備戰中考時,中考到底又在考什么?
中考的目的不是選拔天才少年,而是一項針對所有適齡少年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一場入門考試而已。基礎為主,適中難度,少量拔高,高智商少年有施展拳腳的天地,普通考生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成也基礎,敗也基礎”。無論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要出好成績,抓基礎最有效。有些學生之所以成績上不去,根本原因就是基礎知識不牢靠。數學、物理差,很大程度是有的連公式都沒有記牢;英語差,很大程度是有好多的單詞和短語沒有記住。還有些學生,本來學習很不錯,考試常常是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這小小的錯誤,說到底就是基礎知識沒有夯實所致。
從歷來的考試看,學生丟分的根本不是新題、難題,而是基礎知識,由于基礎知識不牢靠,把不該丟的分丟棄了。可見,基礎是中考成敗的根本。
02 考生都有什么心態
A類學生:
我雖然學習不好,但是我不擔心,因為就算中考成績再不好,我爸媽也會有辦法給我弄個學校上。因為他們總是習慣讓父母想辦法,用父母的血汗錢來解決問題。
解讀A類學生心理:
對于這種學生,我不想多說。首先,現在擇校生取消,父母就算有錢都不一定能找到門路把孩子送到心儀的學校。其次,請各位父母做好心理準備,上了高中,他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坑爹娘,現在不僅輸了中考,而且還輸了孩子的品格品性。
B類學生:
我暈!這么高的分,開玩笑呢!我初中三年落下的功課這么多,我就算不吃不喝不睡,打死我也不可能趕得上!
解讀B類學生心理:
對于這類學生,他們通常會厭惡學習,選擇逃避。表現在學習不積極或者已經放棄了自己,極其厭惡家長說教,玩手機、玩電腦游戲逃避現實。他們認為中考,已經是一場必輸的戰斗,還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愁!
C類學生:
我很后悔我之前沒有好好學習,現在快畢業了,我終于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愚蠢,我希望現在努力還來得及,我決定改變現狀,從現在開始,不遺余力的發奮學習!
解讀C類學生心理:
對于這類學生,還是值得家長跟老師欣慰的,但是能不能成功?關鍵是看怎么做。
有位名人說過: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心態決定了命運,人之命運,取決于心態,心態的改變,就是命運的改變。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建議你從現在開始,積極行動起來,改變自己的心態,以積極的心態,以自己那顆豁達平常的心去看待中考;還建議你從現在開始,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中考,使你的整個身心都充滿勇氣和智慧,把中考“要課”讀熟讀精,讀薄讀透,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關鍵點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達到加深理解記憶、靈活運用的水準,學習成績一定會得以明顯提高,要相信自己,別說不行!
03 中考會帶給你什么
當我們在備戰中考時,其實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績、名校,更重要的是,通過中考這個平臺,練就了獨立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學會了對知識的系統化學習和理解,進而領悟到自學的要義。
在高考尚且不能“一考定終身”的時代,考試早已經不是定義成功的唯一標準,但它是你實現夢想的入場券。你可以無視考試,但你不可以怠慢自己的青春。
渺滄海之一粟,考試的壓力、學習的壓力和未來漫長的人生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有句話說得好,與其安慰自己平凡可貴,不如拼盡全力活得瀟瀟灑灑。
備戰中考,我們需要最狂的風;決戰沙場,我們需要最靜的海。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孩子的成長過程,
就像一棵樹的成長過程,
最誠實,最外顯,
澆灌什么,就長出什么。
匠心名師宣言
“教孩子的時候我全身心投入,因為我知道,
在這短暫的歲月里,我會對孩子產生終身的影響。
我不浪費一分一秒,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
并視自己為教師和家長兼具的角色,而非僅僅是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