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3月31日,賽生藥業(6600.HK)發布公告稱,公司于3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購26.20萬股,耗資215.10萬港元,根據此次回購數量和耗資情況計算回購均價約為8.21港元;根據披露此次最高回購價8.36港元,最低回購價7.99港元。
據了解,賽生藥業近三個月累計回購股份數為27.75萬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0.04%。
除了回購,近日,賽生藥業也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18億元,同比增長31.27%;歸屬母公司凈利潤9.23億元,同比增長22.51%,基本每股收益為1.42元。
盡管營收凈利實現雙增長,但回顧賽生藥業上市以來的二級市場行情,伴隨行業的整體下行其也未能獨善其身。
“從去年上市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醫藥行業面臨了過去十年來最嚴峻的大環境。恒生健康指數在此期間下跌了將近60%,公司的股價同樣有比較大的下調。”賽生藥業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潘蓉容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做企業和做二級市場投資有所不同,做企業一定是更著力于“修煉內功”,貫徹實施創新轉型的戰略規劃,公司不能躺,也絕不會“躺平”。
賽生藥業執行董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趙宏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方面,公司現金流非常充沛,在現金為王的時候,公司會積極尋找合適的并購標的,隨著市場的調整,標的的估值將會更具有優勢,通過收購可以對現有業務進行補充,實現新的增長;另一方面,從資本市場運作上來說,公司會積極運用分紅、回購、管理層增持等向市場傳遞堅定的信心。
賽生藥業擁有產品開發和商業化集成平臺,專注于重大及特殊疾病治療領域,如腫瘤、重癥感染。
從主營業務上來看,日達仙(即進口原研胸腺法新)一直是賽生藥業的拳頭產品以及創收主力。賽生藥業2021年的收入繼續實現了增長,日達仙收入增長約26%。
“因為仿制藥的價格優勢,2021年日達仙未能中標第五批國家集采。”趙宏還表示,但公司很早就在積極推廣GTP(GO-TO-Patient,直達患者)商業化模式,同時憑借日達仙多年來樹立的口碑和品牌,實際上受到的沖擊比較小。借助GTP模式,通過與鄰客、高濟等DTP(Direct-to-Patient,直接面向患者)藥房的合作,通過院外市場等新場景,使得日達仙的銷售額能夠不減反增。而公司對GTP模式不斷進行了探索與優化,目前已經實現了5.0版本的更迭。GTP模式不光提高了藥物對病患的可及性,同樣成為日達仙銷售的主要模式,2021年約70%的日達仙銷售量來自GTP。
除了經典藥物日達仙,賽生藥業同樣在創新管線上有所布局,其年報顯示,腫瘤與重癥感染領域是重點領域。以PD-1領域為例,腫瘤賽道機構林立,競爭激烈,賽生藥業的研發思路也值得關注。
賽生藥業副總裁、研發負責人兼首席醫學官郭曉寧博士也表示,公司的開發重點一直是圍繞Firstinclass或者Bestinclass潛力的產品,以此突出差異化。在技術路徑選擇上,公司也會突出差異化競爭。
郭曉寧認為,得益于賽生藥業的國際化優勢,在中美兩地可以同步開展臨床,有助于未來同步申報,因此這也是部分差異化優勢的體現。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管理中心負責人史立臣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前很多藥企創新藥研發大都是Me-too和Me-better模式,企業都在相同賽道布局比如PD-1,導致創新藥市場價值降低,加上國家對Me-too和Me-better類創新藥集采,價格劇降。這種情況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發布了《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要求創新藥研發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
(編輯 孫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