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落地、“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推動數字化轉型向縱深邁進。如何有效地管理海量多樣的數據類型,實現資源共享,進一步發掘數據價值,高效支撐多樣化應用,成為存儲系統亟待解決的問題。
“面對海量爆發的數據,傳統集中式存儲已經不是最優選了,現在更多是采用分布式存儲解決這個難題。”3月25日,談及海量數據多樣化應用需求,中科曙光存儲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新鳳表示。
據悉,相較于傳統存儲,橫向擴展的分布式存儲具備擴展性強、容量大、數據安全性高等特點,可應對海量數據的管理需求。
張新鳳表示,去年底,曙光ParaStor融合了文件、對象、塊、HDFS多種協議,真正實現了海量異構數據資源的融合,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可廣泛應用于高端計算、通信、自動駕駛、EDA、能源勘探等多個領域。曙光分布式統一存儲系統ParaStor,可應對“5G+AI+云”時代下的海量數據多樣化應用需求。
“存儲市場是需要很深技術積累和很大資金投入的市場,所以很早預估到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自主研發產品的企業一定會跟未來的趨勢高度結合”賽迪顧問業務總監高丹表示。作為國內第一批做自研分布式存儲的廠商,曙光等企業要持續革新,根據市場趨勢進行產品和系統的迭代升級,開發更多場景應用,切實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