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張曉玉
3月2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下稱“《規劃》”)。《規劃》中指出要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實施全國新一輪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已納入規劃、條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2025年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到62GW以上、在建裝機容量達到60GW左右,較目前的32GW抽蓄的存量裝機有望實現倍增。
3月23日,抽水蓄能板塊走強,截至收盤,東方財富抽水蓄能指數上漲2.43%。其中,寧波能源、粵水電、浙江新能漲停,許繼電氣、金盤科技、國電南端、新天綠能等跟漲。
3月24日,截至上午收盤,粵水電再度漲停,報8.34元/股。文山電力、浙江新能、新天綠能等跟漲。
能源重磅文件落地
支持抽水蓄能發展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在五大發電類型中,2021年光伏、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速相對較快,分別為20.9%、16.6%。2021年,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分別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85%和3.92%,合計占比首次突破10%,同比提升2.09個百分點至11.77%,至2025年將進一步提升至16.5%左右。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能源行業碳排放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電力行業碳排放在能源行業中的占比超過40%。因此推動實現雙碳目標,能源行業的減碳是重點。”
安信證券指出,隨著能源結構變化,供電安全提上日程,儲能成為解決用電安全的主要手段。作為儲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未來抽水蓄能將進入高速增長,且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的階段。水利水電工程企業擁有抽水蓄能工程建設經營,有大多擁有水電運營資產,布局抽水蓄能電站可能性較大,未來有望充分受益抽水蓄能發展。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當前抽水蓄能是電網儲能的主要方式,這也是最直接的儲能方式,優點是儲能方式簡便,且低碳環保,缺點是蓄能效率不是很高。《規劃》提出了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而蓄水儲能是當前較為實際的一種儲能方式,能夠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p>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也認為,光伏、風能等新能源的發電出力不穩定,需要以抽水蓄能項目來作為配套條件保證供電質量和電網安全,因此《規劃》之下新能源的高速發展必然會帶來抽水蓄能項目的大力發展,這正是抽水蓄能板塊上漲的主要原因。
上市公司手握“入場券”
提早布局儲能項目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政策落地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提前布局儲能項目。新天綠能表示,公司已著手投資建設了河北豐寧東梁儲能一期項目,該項目裝機容量100MW,同時采用了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儲能容量為2MW/8MWH。
湖北能源表示,羅田平坦原抽水蓄能項目是湖北省“十一五”以來首個核準的抽水蓄能項目,公司正積極推進前期工程,加快項目設計、可行性研究等具體工作。公司將發揮自身水電建設管理優勢,總結羅田平坦原項目經驗,加大投入、加速推進其他抽水蓄能項目落地。豫能控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南魯山抽水蓄能120萬千瓦電站項目已獲得河南省發改委核準,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
新天綠能相關負責人表示:“整體來講儲能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棄風現象(是指在風電發展初期,風機處于正常情況下,由于當地電網接納能力不足、風電場建設工期不匹配和風電不穩定等自身特點導致的部分風電場風機暫停的現象——編者注),對于促進電網安全運行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依托該路徑能夠解決多大規模的棄風電量,能夠產生多大的效益,需要綜合考慮儲能成本、儲能設備壽命、當地風資源特點、當地電網公司規定等諸多條件?!?/p>
盤和林表示,“在當前的雙碳目標下,未來電力來源結構改變是必然的。而新能源電力存在電力不穩的情況,譬如光伏有晝夜限制;風能會受到自然氣候變化、季節性變化的影響。所以整個電網消納能力要優化,就必須推動儲能需求。當然,在蓄水儲能占主導的情況下,化學儲能等多元儲能方式也將在未來備受推崇,但化學儲能存在成本較高、技術難度較大、壽命較短等問題,需要在技術上考慮電網需求,持續研發投入。所以,《規劃》對于儲能行業將是長期推動,短期推動抽水蓄能,長期推動化學儲能。”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還談道,“為了實現雙碳目標,很多用電企業也都有主動使用綠電的需求,跨省、跨區的綠色電力聯動交易正在形成,利于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的就地消納、隔墻售電和遠距離送電等。”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