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繼2022年1月底,8300萬元收購綠能慧充后,3月23日江泉實業又公告稱,公司與旭遠投資簽署《重大資產出售協議》,擬7950萬元出售旗下熱電業務資產組。
江泉實業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些動作是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通過實施一‘加’一‘減’,公司基本面將得到改善。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退出傳統熱電業務,收購綠能慧充公司則進入新能源充電和儲能領域。未來公司將重點發力新能源充電和儲能賽道,一方面已經通過擔保為綠能慧充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正在推動增發融資,為綠能慧充后續發展提供助力。”
6次重組折戟
上市22年虧損8.7億元
本次重組之前,江泉實業的基本面堪憂。1999年上市后,公司盈利能力一直較弱,常常陷入小賺大虧怪圈。特別是2014年之后,江泉實業開始頻繁重組、易主。該公司先后經歷6次重組,4次變更實際控制人,仍未有效改善企業面貌。
公告顯示,2021年江泉實業又虧損了2008萬元。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自1999年上市以來,江泉實業累計虧損約8.7億元。
有不愿具名的資本市場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前江泉實業頻繁更換實控人,頻繁重組,企業的基本面并未改善,反而陷入‘重組-易主’的惡性循環,更多的是一種炒殼行為。在注冊制推進和監管趨嚴背景下,炒殼沒有未來。江泉實業還是要做好主業,才能實現重生。”
“加”儲能“減”熱電
能否迎來新生?
陷入困境的江泉實業,需要進行主業的根本轉型。
“此前多年我們的主業都是以傳統的熱電和鐵路運輸為主,業務發展空間較小,不利于企業更好的發展。因此我們也在積極籌劃業務轉型。”前述江泉實業人士說,他們經過深入研究,選擇了現金并購綠能慧充,進軍新能源充電和儲能領域,這個賽道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空間也大,公司將其作為業務轉型的關鍵抓手。希望通過業務轉型,實現基本面的徹底扭轉,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對于出售熱電業務,上市人士則表示,一方面上游焦化企業停產,無法繼續為公司供應焦爐煤氣,另一方面熱電業務盈利能力也不穩定,公司此前也有出售計劃。本次出售后回籠資金也可加快綠能慧充業務拓展。對于鐵路業務,目前除了園區企業運輸外,還拓展了部分周邊企業,后續還需繼續關注發展情況,也不排除在合適時機出售。
前述資本市場人士則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現任實控人徐益明打法有所改變,通過現金收購資產,剝離不良資產,企業基本面或將有較大變化,這對提升企業投資價值和資本市場形象應該會有幫助。不過,綠能慧充剛并購進來,規模也不算大,未來發展情況如何,仍需進一步觀察。
(編輯 白寶玉)
關鍵詞: 江泉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