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程琦3月23日報道:保障市民的奶瓶子,除了我們日常所見的送奶員、門店銷售人員外,還有一群“看不見”人正默默堅守崗位——他們就是養牛人。自3月16日起,上海最大的奶牛場——光明乳業金山牧場實施封閉管理,為此1400名牧場員工進入封閉工作狀態,他們在城市的角落堅守著百姓的食品安全。
沈峰、吉合玲是金山牧場的一對年輕夫妻,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得知需要封場管理后,他們主動帶頭住進用集裝箱改建的居住點,把孩子托付給家里老人。小夫妻說,“特殊時期,孩子可以交給父母,但是奶牛只有我們,我們要做好牛寶寶的‘爸爸媽媽’?!?/p>
衛炳章已在光明乳業崇明躍二牧場工作了30多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駐場工作以來,他每天帶領全場人員對所有區域進行噴殺消毒,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他還主動承擔起防疫信息宣傳工作,每天組織防疫工作總結會,幫助全場員工筑牢防疫工作思想防線。他說:“我現在是滿身都是消毒水味,但為了牧場的安全,為了市民奶源的放心,我愿意一直做那個消毒人”。
冷,是申豐牧場質量部門打奶工吳榮軍最真實的感受。這幾天,上海正逢“倒春寒”,凌晨時分的氣溫尤其低。由于奶車在運輸途中要接受各種防疫檢查,往往半夜才能到達牧場,吳榮軍的工作時間也由此延后,需要在凌晨往返于收奶間和奶車之間,檢查奶車衛生,并將生奶送到車上。他說:“我的工作是牧場的最后一道關口,我一定要將生奶安全地送出奶牛場。”
事實上,這幾名養“?!比藘H僅是這群城市奶源守護者的縮影。眼下,每一位牧場員工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這些崗位或許看起來平凡、細小,但就守護奶源這一保供的重要環節而言,缺一不可,也容不得一點閃失。
據悉,作為獲得上海市市長質量獎的企業,為守護上海市民的“奶瓶子”,疫情下光明乳業第一時間組織旗下所有牧場召開了防疫防控會議,啟動牧場應急方案,組織開展防疫預案學習,并開展演練工作。各牧場積極落實防疫工作,員工按政策要求做好核酸檢測,進出人員車輛做好防護和檢疫,場區、牛舍、宿舍等區域每日全方位無死角嚴格消毒,全方位保障奶源生產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