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股份(605020)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資料圖】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2023年上半年,國內宏觀經濟呈弱復蘇狀態,實體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面對內外部環境沖擊,公司全體上下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目標,努力降低下游需求疲弱、制冷劑價格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加快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進程,多措并舉降本增效,內挖潛力、外拓市場,實現了經營業績的穩定。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979.02萬元,同比增長17.7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003.63萬元,同比下降19.79%。(一)經營業績逐步向好2023年一季度,由于行業下游需求仍處于恢復階段,制冷劑市場處于去庫存期,市場價格呈現低迷態勢,由此導致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二季度以來,隨著消費端的逐漸好轉及成本端的進一步優化,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42%,凈利潤同比增長25.11%。1.氟碳化學品2023年初,受2022年行業搶占配額影響,行業庫存高企,產品價格維持低位運行,盈利空間大幅壓縮。公司發揮產業鏈一體化協同優勢,調整營銷策略,實現氟碳化學品產銷量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但原料價格下降幅度不及產品價格降幅,進而導致產品利潤有所下降。報告期內,公司氟碳化學品產量98,215.36噸,同比增長18.29%;扣除公司內部使用量后,銷量53,976.36噸,同比增長22.98%;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2,581.77萬元,同比下降2.35%;平均毛利率9.16%,較上年同期減少0.1個百分點。2.含氟高分子材料報告期內,公司充分發揮含氟高分子材料品質領先和成本領先優勢,針對不同品質的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優勢特點,采用差異化市場開拓手段,提升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市場滲透力,進一步鞏固FEP等優勢產品的市場地位。報告期內,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產量15,900.38噸,同比增長79.29%;扣除公司內部使用量后,對外銷量10,293.19噸,同比增長92.46%;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1,561.97萬元,同比增長50.25%;平均毛利率29.45%,較上年同期增加0.45個百分點。3.化工原料報告期內,公司化工原料產量212,690.89噸,同比增長125.24%;扣除生產自用原料后,對外銷量102,718.60噸,同比增長168.18%;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036.63萬元,同比增長85.38%;平均毛利率7.96%,較上年同期減少24.05個百分點。(二)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公司嚴格落實“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項目建設總要求,穩步推進重點項目特別是募投項目的建設。截至目前,邵武永和氟化工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已逐步進入收尾階段,一期0.75萬噸/年FEP、1萬噸/年PTFE陸續試車生產,技術人員正在就產品各項指標進行優化調試。邵武永和氟化工生產基地項目二期和1萬噸/年PVDF、0.3萬噸/年HFPO擴建項目按建設進程正常實施中。內蒙永和0.7萬噸/年VDF順利投產;0.8萬噸/年VDF、0.6萬噸/年PVDF、1萬噸/年全氟己酮等項目穩步推進中。包頭永和新能源材料產業園項目的備案、環境影響評價、節能審查等前期審批手續已陸續完成。(三)技術創新驅動發展公司始終把研發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緊緊圍繞氟新材料開發、節能降耗、資源循環利用等方向,不斷提升研發創新水平。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61項專利,包括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32項、外觀設計4項,其中2023年新增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4項。報告期內,公司研究院持續引進專業人才,打造一支具備專業能力、研發經驗的人才隊伍,不斷夯實公司技術領先優勢的基礎。同時公司持續優化完善研發人員激勵機制,將研發成果獎勵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相銜接,重點獎勵項目組成員,獎金分配向研發一線傾斜,構建長期回報激勵機制,提升團隊的穩定性和凝聚力。(四)堅持安全生產和綠色發展報告期內,公司結合自身情況引進杜邦安全管理體系,定期召開DSS安全管理提升項目討論會,強化安全生產管理考核;通過實現生產過程的DCS自動化控制,有效降低公司安全事故發生。公司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嚴格執行環境風險管理,有效防范環境風險和應對環境危機,加強環境保護培訓,提高全員環境意識,積極實施綠色辦公,踐行綠色低碳理念。2021年6月,我國正式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該修正案已于2021年9月15日對我國正式生效。如我國出臺HFCs具體削減方案,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重大影響。三、風險因素
1、行業周期性波動風險公司主營業務為氟化學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產業鏈覆蓋螢石資源、氫氟酸、氟碳化學品、含氟高分子材料。氟化工行業具有周期性波動的特征,行業發展與宏觀經濟形勢及相關下游如空調、汽車、電線電纜等行業的景氣程度有很強的相關性。受上游原材料供應、下游產品市場需求、產品生產能力、環保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氟化工行業近年來經歷了較為明顯的周期性變化。若未來由于行業周期性波動導致行業下行,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影響。應對措施:公司將根據行業導向及時調整生產經營及銷售計劃以應對周期性波動風險帶來的挑戰。同時,公司將以現有產業鏈為基礎,向氟聚合物、氟精細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領域延伸,豐富公司產業鏈,打通上游原料通道,完善一體化布局,建立成本優勢,提升對市場變化敏感度,增強公司抗行業周期性波動風險能力。2、國際出口業務風險2023年1-6月,公司國際出口業務收入為82,309.33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達39.58%,出口業務收入占比較高,若未來出口環境惡化且公司沒有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或客戶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環境發生動蕩,公司將面臨出口業務收入下降,整體收益下滑的風險。應對措施:公司將加快創新海外市場開拓途徑和方式,積極探索和拓展海外市場參與模式,通過控制成本和優化產品結構,降低出口風險。3、產業政策調整風險2016年10月15日《蒙特利爾議定書》第28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關于削減氫氟碳化物的《基加利修正案》。2021年6月,中國正式接受該修正案,并于2021年9月15日起生效。若未來我國或全球其他國家出臺HFCs相關削減方案,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重大影響。應對措施:根據基加利修正案,HFCs產能削減的周期較長,公司將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加快第四代制冷劑HFOs、高附加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氟精細化學品的研發及產業化進程,推動公司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升級,以應對產業政策調整的不確定性。4、重要原材料價格上行的風險公司生產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螢石、無水氫氟酸、電石、硫酸、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其中氟化工的資源基礎是螢石,由于螢石資源的不可再生屬性,我國將其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來保護。雖然公司擁有螢石礦產資源(螢石粉)的產能,但仍需對外采購。隨著我國從嚴控制螢石開采量,產量增速逐漸放緩。同時,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預期下,不排除國家進一步出臺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政策,疊加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引發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行,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應對措施:公司將充分發揮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及各生產基地的資源成本優勢,通過開發戰略合作供應商、優化運輸渠道以降低原材料成本與物流成本,同時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改進生產設備,降低原材料生產損耗,多舉措減少原料價格上漲對公司生產成本帶來的影響。5、新產品替代風險氟制冷劑品種眾多,按使用進程來分大致可分為四代。目前,公司第三代HFCs類含氟制冷劑產品已形成較大生產規模,雖然HFCs類含氟制冷劑作為HCFCs類含氟制冷劑替代品仍有廣闊的市場應用空間,但向第四代制冷劑升級換代進程加快,縮短產品和資產的生命周期,未來公司第三代制冷劑產品將比預期更早被其他GWP值更低甚至GWP值為零的第四代制冷劑替代的風險。應對措施:公司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拉長氟化工產品產業鏈,逐步提升含氟高分子材料比重。同時加快推進第四代制冷劑建設項目的落地,加大對氟精細化學品的研究開發。6、安全環保風險公司生產具有易燃易爆、有毒、高溫高壓的生產特點,不排除因生產過程管理控制不當、或其他不確定因素發生導致安全事故,給員工人身安全、周邊環境和公司財產帶來嚴重不利影響。且公司生產經營涉及危險化學品生產、銷售和廢物處理,將產生一定化學污染物。隨著國家安全、環保標準的日趨嚴格和整個社會安全、環保意識的增強,公司面臨的安全、環保監管力度將進一步提高,若由于不能達到安全、環保要求或發生安全、環保事故而被國家安全、環保部門處罰,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應對措施:公司始終把安全環保工作放在第一位,時刻注重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同時保證安全、環保的必要投入和重點環境治理設施的更新改造,通過持續改進工藝、嚴格管理等措施,降低人身安全風險,減少污染物產生,切實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完整氟化工產業鏈布局公司作為一家集螢石資源、氫氟酸、甲烷氯化物、單質及混合氟碳化學品、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氟化工領軍企業之一,是我國氟化工行業中產業鏈最完整的企業之一。公司螢石資源和無水氫氟酸等原材料自給優勢顯著。在螢石供給趨緊的行業背景下,完整的產業鏈布局能幫助公司:(1)確保原材料供應,保障生產經營的持續性;(2)結合各地的資源、勞動力、技術、產業配套等稟賦因地制宜地布局各產業鏈環節,構筑產業鏈成本優勢;(3)掌握各環節的工藝和生產技術,有利于保障產品品質,不斷提高公司對全產業鏈的研究實力和技術水平。(二)聚焦含氟高分子材料和環保氟碳化學品,規模優勢顯著公司制定了明確的戰略發展目標,各業務板塊布局和發展定位清晰,聚焦于高附加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和環保氟碳化學品業務,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專業人才儲備,提升技術實力。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擁有自主螢石資源(2個采礦權、3個探礦權),無水氫氟酸年產能13.5萬噸,甲烷氯化物(包含一氯甲烷)年產能16萬噸,氟碳化學品單質年產能19萬噸,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單體年產能5.93萬噸,主要產品品質和產能規模國內領先;公司本部擁有年混配、分裝6.72萬噸單質制冷劑、混合制冷劑的生產能力。同時,公司在建產能包括8萬噸氫氟酸、超過4萬噸含氟高分子材料。公司產品產能和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含氟高分子材料業務收入占比提升,部分細分氟化工產品產量有望達到全球第一,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增強公司的議價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三)技術研發及生產工藝優勢公司自成立以來重視研發投入,重點圍繞產品生產工藝的優化改進,努力解決生產面臨的技術難題,同時結合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目標及當前業務經營的技術需求進行理論、應用和前瞻性技術研究。公司下屬的氟材料研究開發中心2017年被評定為浙江省省級企業研究院。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擁有61項注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5項。公司FEP產品技術積累國內領先,PVDF、PFA、ETFE等技術儲備豐富。公司FEP產品性能優異,技術環保。在性能方面,FEP產品介電損耗、熱失重、MIT(耐彎折)等指標國內領先,并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環保方面,全球對于含氟高分子材料生產環節的環保要求愈發嚴格,根據歐盟法規,自2020年7月4日起,含氟高分子材料中的PFOA等有害物質若超過一定標準將不得被用于生產或投放市場。該項技術要求較高,公司產品已于2019年提前達到了該標準。(四)布局全球的銷售渠道和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公司具有業內領先的銷售能力及客戶優勢,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渠道及經銷商體系和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銷售渠道。公司緊密結合客戶需求,提供優質高效的綜合服務。公司自主品牌“冰龍”牌制冷劑在售后市場中的聲譽和出貨量方面均排名前列。“冰龍”品牌先后獲得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的“浙江名牌產品”和浙江省商務廳授予的“浙江出口名牌”等榮譽。含氟高分子材料方面,公司FEP產品已實現向富士康、哈博電纜、金信諾(300252)、萬馬股份(002276)、新亞電子(605277)、海能實業(300787)等知名企業直接或間接批量供貨,在中高端領域逐步替代國際氟化工領先企業的含氟高分子材料產品。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自主品牌“耐氟隆”是在含氟高分子材料尤其是FEP領域享有了重要市場地位。(五)經驗豐富的管理及研發團隊公司擁有行業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和高素質的研發團隊,公司大部分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系公司內部長期培養,從事氟化工行業多年,項目建設、生產、銷售、研發以及經營管理等經驗豐富,同時公司也從外部引進了部分戰略規劃、研發、財務、法律等專業人才增強公司的精益化管理能力。公司激勵機制良好,已對絕大部分中高層員工實施了股權激勵,實現了公司發展與核心員工利益的綁定。公司核心技術團隊穩定,并已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有效的研發激勵制度。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