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娟
4月29日,洛陽鉬業發布公告稱,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約445.25億元,同比增長11.55%;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約17.92億元,同比增長77.88%。
對于業績增長原因,洛陽鉬業表示:“公司巴西板塊自2021年實現中方管控以來,通過實施一系列‘降本增效、合同梳理、人員清理’等管理舉措,在2022年一季度成效凸顯,鈮產量同比增加近30%,磷板塊現貨銷售模式初見成效,鈮磷凈利潤創近年來單季度新高;公司通過參股方式進入鎳金屬行業,拓寬新能源賽道。印尼華越項目試料投產后,一季度業績搶眼,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基本金屬貿易公司IXM通過期現結合的貿易策略,拓展貿易平臺,一季度實現金屬貿易量(實物量)148.54萬噸,同比增長7.42%。”
公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曹炎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一季報中各產品的產銷量及增長情況來看,鑒于當前鈷行業的毛利率,除上述板塊外,鈷產品仍是洛陽鉬業一季度利潤增長一個重要支撐。”
中國信通院監測的數據顯示,受供需失衡等因素影響,2022年3月底LME3個月鈷、鎳分別較年初累計上漲16.3%、60.6%,分別較2021年均值上漲59.3%、80.3%。鎳3月份現貨創下歷史新高,鈷持續高位運行并創下自2018年7月以來新高,其中3月8日盤中LME鎳最高突破10萬美元/噸。從均值來看,2022年3月份鈷、鎳價格分別較去年同期均價提高54.3%、130%。
深圳方略產業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方中偉對記者分析稱:“從歷史周期來看,供需始終是主導鈷、鎳價格漲跌的一條主線,但就目前來說,供給因素尤其值得關注。持續供應緊張導致的原料短缺及市場現貨量少較長期內將共同成為鈷、鎳價格維持高位的支撐,預計2022年鈷、鎳價格將繼續在高位震蕩。”
西藏錦繡商品交易所有色金屬分析師趙艷邦指出:“鈷、鎳主要應用于三元鋰電池正極,研究表明,按一定比例升高鎳元素含量可以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加之鈷價昂貴及新能源車補貼退潮,目前,鋰電池‘高鎳低鈷’已漸成趨勢。高鎳化發展將導致鎳的需求量大增,長期鈷、鎳價格或將產生明顯的分化。但鎳的開采提煉是僅次于鋁的碳排放量排名第二的有色金屬,在環保和社會責任的壓力下,能否使用綠色低碳技術高效開發鎳資源將成為相關鎳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據了解,在新能源原材料領域,近年來,洛陽鉬業進行了重點發展。公司為全球領先的鈷生產商和重要的銅生產商,于剛果運營的TFM銅鈷礦是全球范圍內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產銅鈷礦之一,礦區面積超1500平方公里,資源潛力巨大。2020年公司新取得的毗鄰TFM礦區的KFM銅鈷礦是世界級綠地項目,資源量豐富,銅鈷礦石平均品位高,具備巨大勘探潛力,進一步鞏固了公司新能源原材料領域的地位,使公司在全球綠色能源行業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公司持有30%華越鎳鈷項目股權,并按比例包銷氫氧化鎳鈷產品,初步布局鎳金屬。通過銅、鈷及鎳資源布局公司將與資源終端應用客戶更緊密的結合,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能源轉型原材料供應領域的領先地位。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