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蓉環境”)經營發展再傳捷報!根據4月22日披露的年度報告,興蓉環境2021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5.29%和15.1%,創下上市以來業績新高。這也是公司連續第五年喜提營收、凈利潤“雙增長”佳績。
業績持續增長的背后,離不開準確穩健的經營發展戰略和企業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近年來,興蓉環境堅持以科技引領謀創新,以多項措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根據規劃,公司將立足并深耕于做大成都市場,扎根四川、輻射全國、放眼全球,逐步發展成為資產優良、技術先進、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水務環保綜合服務商。
2021年業績亮眼
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2021年,興蓉環境持續立足于從自來水生產、供應到污水處理的水資源產業鏈,并向水務環保產業鏈相關領域積極拓展。
年報顯示,興蓉環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7.32億元,同比增長25.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94億元,同比增長15.1%。公司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全力推進項目建成投運并釋放效益,業務發展穩健,順利實現了營收、凈利潤“雙增長”的良好業績。
目前,興蓉環境的主營業務集中在自來水供應、污水處理服務、環保業務和工程業務四大板塊。其中,自來水供應、污水處理服務和環保業務在2021年分別為公司貢獻營業收入32.15億元、21.89億元、11.21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2.2%、38.04%和58.67%,公司主營業務的經營規模持續擴大。
據悉,成都市中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岳池縣嘉陵江水源供水工程等項目在2021年順利完工,公司供水能力及污水處理能力持續加強;成都萬興環保發電廠二期工程及污泥摻燒項目于報告期內完工投運,環保業務產能實現擴充并得到較好釋放。自來水生產與供應、污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垃圾焚燒發電以及污泥處置等各業務板塊良性發展、重點項目釋放增量效益,為公司營業收入及盈利能力增長打造了堅實基礎。
此外,興蓉環境在2021年投資新設了天府成環水務公司、崇州成環水務公司,合并了青白江成環水務公司,營業規模和服務范圍將進一步得到拓展。
作為中國大型水務環保綜合服務商,近年來,興蓉環境在深耕成都市場的同時,不斷壯大川內業務,積極拓展省外業務,已在四川、甘肅、寧夏、陜西、海南、廣東、江蘇、河北8個省(區)擁有水務環保業務。目前,公司運營、在建和擬建的供排水項目規模逾850萬噸/日、中水利用項目規模逾100萬噸/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模12300噸/日、污泥處置項目規模逾3000噸/日、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規模5630噸/日。水務環保業務規模居西部首位、全國前列。
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發展
積極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興蓉環境持續筑堡強基、智慧賦能,以創新為驅動,全程管理,跟蹤問效,系統總結經驗,打造了一系列工作亮點,構建形成企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其中,推進新舉措、新思路,把握新方式和新技能,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積極貢獻。
傳統的財務模式,僅僅是記錄企業過去和當前業績的“儀表盤”;數字化時代,財務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發展的未來趨勢。興蓉環境持續探索業財融合經營體系,建立業財從上至下有機、動態融合工作機制,形成對生產經營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督”一體化、全過程轉變。按照“先業務后財務,先成員后共享”的原則,公司搭建了財務共享中心,歷經三期建設,覆蓋融資業務、股利業務、收入業務和費用報銷等,財務共享范圍涵蓋下屬所有子公司,財務核算效率大幅提高,實現對投融資、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的深度分析和趨勢預測。
搭建生產調度中心系統信息化平臺是公司在創新方面的又一亮點舉措。公司全面實施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發展,據介紹,2021年,公司通過信息化手段,融合智慧水務核心技術,設置調度中心,完成多個自控數據點信息的梳理采集、工藝底圖繪制、生產現場監控視頻信號接入,實現了異地子公司污水處理廠站的集中實時管控,以數字化、信息化賦能管理標準化、精細化。
同時,公司用新思路萃取通堵解難的“良方”,打造廠級標準化管理模式,編制形成《污水運營項目廠級生產質量管理手冊》,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管理模式,實現生產運行管理標準化、精細化、高效化建設。
此外,公司還用新技能探索長效管理的“路徑”驅動發展助推器。據介紹,興蓉環境近年來在科技創新、數字技術升級方面銳意進取,并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致力于形成以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全新動能為社會創造價值,開啟更智慧的可持續未來。
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
行業規模擴張速度有望超預期
從行業來看,興蓉環境所處的水務環保領域仍然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期、是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發展的轉型期、是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窗口期、也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實現“碳中和”宏偉目標的建設期。
分析認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供排水和固廢處置業務的需求在未來一段時間仍不斷加大,尤其環境治理問題,為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國家及地方政府圍繞行業發展目標、行業監管、融資方式、稅收優惠和技術革新等方面陸續出臺相關政策,行業發展面臨良好的外部環境,水務環保行業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國泰君安發表研報表示,穩增長背景下,水務規模擴張速度有望超預期。“‘十四五’期間,城鎮化推進將進一步提升水務基建的天花板,同時穩增長政策提前了行業規模擴張的節奏。其中在污水處理方面,‘十四五’計劃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8萬公里、城鎮污水處理能力2000萬立方米/日。在供水業務方面,城鎮化進程推動生活用水量保持增長趨勢,用水總量預計由2020年5813億立方米增長至2025年不超過6400億立方米。穩增長背景下水務基礎設施還將適度超前建設,水務規模擴張速度有望超預期。”該研報還指出,水價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有望助力水務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另一方面,興蓉環境所在的“大本營”區域市場前景可觀,其帶來的業務需求有望同步釋放——近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先后發布,成都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區域發展將進一步釋放環境治理需求,并為當地水務環保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社會經濟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興蓉環境2022年擬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計劃涉及的2022年至2024年業績考核目標分別劍指71億元、80億元、90億元營收目標。該計劃不僅將實現員工利益與企業長遠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也彰顯了興蓉環境進一步向更高發展目標前進的決心和信心。
(CIS)
關鍵詞: 興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