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湖南省大學物聯網應用創新設計競賽中,信息工程學院學生團隊榮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并以優異成績獲得優秀組織獎。這是我校歷年來在該項賽事中取得的最佳成績。
這份榮譽的獲得絕非偶然,它的背后是一個團隊一年多的認真備賽和一個多月的“瘋狂訓練”。整個團隊既有師長的豐富經驗、專業指導,更有青年學子的披荊斬棘、迎難而上。
累累成果的背后,從來不是依靠“秘訣和捷徑”,而是整個團隊日復一日甘坐冷板凳、甘吃清苦飯的默默付出。一組看似平平無奇的實驗數據,是參賽同學們兼顧項目和學習,舍棄所有休閑娛樂時間,泡在113A物聯網實驗室里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實驗得出的結果。
一個個技術難題和突發狀況如一只只攔路虎,橫亙在挑戰一隊二隊問鼎冠亞軍之路上。
大賽前夕,挑戰賽的題目類型有所變動,意味著挑戰賽小組成員將放棄之前的研究內容,轉換至新的方向。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未知的挑戰。好在他們及時調整,投入新的探索中。但在賽中,挑戰賽二隊又遇到一個新的難題。“臨到比賽結束的二十分鐘,機器設備卻突然收不到數據,怎么辦?賭一把,大膽嘗試新數據,最終,完成了比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回想比賽中的插曲,羅頌仍心有余悸。二隊隊員劉成是第一次參賽,有些緊張,總覺得準備不夠充分。“第一題我們按照習慣思維進行了問題查找,后來發現思維模式不對,在大家的互相鼓勵下,最后十分鐘我們終于找出錯誤,順利完成了!”
不同于挑戰賽考驗人的心理素質,創意賽的要點在于創新。創新是一場寂寞的長跑。創意賽團隊曾一度陷入低迷。比如莫文文、唐晨珂、彭婧宇團隊設計研發的項目“智慧家庭農場——基于云平臺的無人種植機器人”,機械臂怎么自制?結構如何實現更優設計?程序編寫怎么體現更加智能?創意賽三隊的“可視化分析智能稱”,如何讓傳達更有效,數據更加精準?創意賽的每個環節都有著需要不斷創新突破的難點。在歷經了一場場頭腦風暴,一次次反復試驗,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斬獲兩項一等獎。
難嗎?難!怕嗎?不怕!在經歷這曲折的過程后,最終,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不凡成績的背后,是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生科創項目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銜接。比如針對地方現代農業發展,推出了自動農藥配對噴霧器,西瓜成熟度檢測等。此外,學院還積極開展與地方企業在產學研用等方面的合作,實現成果轉化,助力企業發展。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一支支創新團隊,是人才的集合,更是智慧交融的有機體,這個優秀的團隊將在瀟湘大地上繼續書寫精彩的篇章!
END
【來源:湖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