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4月21日晚間,浙商中拓披露了2021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82.70億元,同比增長63.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9億元,同比增長47.56%;凈資產收益率24.69%,創歷史新高。同時,公司公告每10股派現金紅利4.10元(含稅),現金分紅比例達33.75%,已連續十年實現現金分紅。
2021年,浙商中拓繼續聚焦于各類基建和制造業客戶的供應鏈需求痛點,根據產業鏈上下游的產業形態,為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集成服務,在幫助客戶降本增效,優化產業鏈整體資源配置的同時,通過產業金融、基差貿易、增值服務、產業投資四種盈利模式獲取經營收益。目前,公司經營品類已涵蓋黑色、有色、能源、化工等大宗產業鏈上幾十個細分品種,并在新能源、再生資源領域開展布局。
有色、再生資源產業鏈深入發展
2021年,浙商中拓不斷加大重點區域、重要客戶以及有色、再生資源產業鏈拓展力度,各類金屬材料、礦石、煤炭、再生鋼鐵原料銷量均大幅增長,全年實物量超7000萬噸,其中,黑色品類實物量突破5000萬噸,有色供應鏈業務聚焦鎳、鉻和錳系合金業務,完善資源網絡布局,圍繞核心客戶深入開展廠庫供應鏈合作,再生資源業務堅持“基地+貿易”發展模式,持續加大資源渠道開拓,在擴大廢鋼業務規模同時開拓再生不銹鋼、再生鉛等業務,全年實物量超600萬噸。
此外,在新能源領域,全資子公司浙商中拓集團電力科技公司在光伏、鋰電領域與多家央企、國企等新能源行業頭部企業達成合作,全年實現新能源供應鏈及材料營業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351%,公司自行開發建設的首個光伏項目正式投產發電。
公司表示,未來將積極探索“供應鏈服務+”模式,以供應鏈服務為切入口,集成電站開發建設、研發制造、產業投資、工業服務綜合體運營等多種服務業態,構建未來發展新動力,2022年,全年新能源營業收入預計實現90億元。
物流金融業務明顯提速
2021年浙商中拓加速推動商務模式優化升級,成立了物流金融事業部,通過完善頂層設計,積極引入金融機構、社會倉庫等外部資源,大力推動物流金融項目落地。
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計用信超50億元,時點用信超19億元,投放客戶超140家,進一步強化公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煩問題。產業金融方面,公司加大物流金融推進力度,充分發揮“風控中介”作用,通過數字化打通與銀行、客戶的數據接口,2022年物流金融累計用信額度力爭不低于100億元。
此外,公司在山西晉南、江蘇無錫等地工業服務綜合體現已落地,投產近一年后,晉南工業服務綜合體已涵蓋存儲貨物品種大類10余種,吞吐量超130萬噸。江西中拓廢鋼基地取得工信部廢鋼鐵加工準入企業名單,目前已投入運營。公司參股的青島邦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400萬噸氧化球團項目正處于快速建設階段。據透露,中拓新材料全面實現達產達效,利潤總額超4000萬,同期增長204.45%。
有業內人士認為:“地緣沖突可能引發全球能源、礦石、制造、科技等產業鏈重構,貿易壁壘已經開始引發資源價格大漲,大宗供應鏈有望迎來繁榮期。”此外,天風證券分析師表示:“國內外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商品價格大漲大跌,會使價格管理能力弱的中小供應鏈企業淘汰出局,市場份額向穩健經營的頭部公司集中”。以浙商中拓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在行業內深耕多年,擁有深厚的生產資料供應鏈運營經驗和專業背景,在競爭中更具優勢,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