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工信局、功能區經發局,市有關部門,有關企業、院校、協會:
為加快培養適應產業和企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型、實用型、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2022年計劃圍繞數字化方向加強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要求
圍繞提高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加大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力度,加快培養適應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要求的高技術高技能人才。
二、申報范圍
1.在日照市行政區域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經營、管理規范、財務狀況良好、社會信譽好的企業、院校和協會等作為公共實訓基地依托單位。
2.圍繞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以十一條標志性產業鏈為主體,兼顧其他行業領域。
三、申報條件
1.依托單位須擁有完全可控的實訓場地,培訓面積500平以上,專門用于實訓設備安置、實訓操作、成果展示等實訓用途。
2.與5家以上院校、企業或社會培訓機構等簽訂有實訓協議。實訓過程能夠對接企業生產過程,實訓項目對接職業資格標準。
3.與5家以上院校、企業或社會培訓機構等簽訂有合作協議,合作單位積極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實訓課程開發、教學和技術服務等。
4.實訓方向圍繞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單個實訓環境建設需包含配套完整核心課程體系,以支撐軟硬件一體化教學環境需求。
5.具有10名以上素質高、能力強、人員穩定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相關實訓指導教師隊伍,能夠滿足公共實訓基地教學需要。
6.設有專門機構負責實訓事宜,實訓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相關專業工藝守則、實訓人員安全管理等規章制度健全,權責明確。
7.企業年實訓總人數不低于500人,其中對外提供實訓服務不低于100人;院校年實訓人數不低于2000人,其中對外提供實訓服務不低于400人;協會年實訓人數不低于1000人,其中對外提供實訓服務不低于200人。
四、申報材料
依托單位須提交主管單位的推薦報告(推薦函)及有關附件,具體包括以下方面內容:
1.主管部門的推薦報告(推薦函)。
2.公共實訓基地申報書(附件1)。
3.法人執照(復印件)。
4.用地證明(復印件)。
5.與合作單位簽訂的實訓協議(復印件)。
6.與合作單位簽訂的合作協議(復印件)。
7.實訓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相關專業工藝守則、實訓人員安全管理等各類規章制度。
8.申報條件所涉及內容的其他材料(復印件)。
9.省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附件2)。
10.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基本情況一覽表(附件3)。
五、申報程序
1.市級(含)高等院校由市教育局審核報送,其中技工院校由市人社局審核報送,市屬及以上國有企業、協會直接報送,其他企業、院校、協會按照屬地原則由各區縣工信局、功能區經發局審核報送。
2.各區縣工信局、功能區經發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做好審核、推薦。請于2022年4月29日16:00前,將申報材料一式兩份(同時報PDF掃描版和Word版)報市工信局,郵寄須使用EMS。過期不報視同放棄。
六、失信懲戒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資格,且5年內不得申報,同時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
1.在申報過程中弄虛作假,提供虛假不實信息的。
2.在獲評公共實訓基地后發生重大環保、安全、質量事故,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
3.侵犯參加實訓人員人身權利或其他合法權利的。
七、注意事項
1.實訓基地名稱應當突出實訓主題,不帶山東、山東省、企業名稱等字樣,規范示例如:人工智能公共實訓基地。
2.主管單位的推薦報告(推薦函)單獨行文(同時報PDF掃描版);依托單位的申報材料按照目錄順序排列并標注相應頁碼,材料裝訂成冊。
3.上一年度獲評的培育類公共實訓基地單位可以申報示范類,不占主管單位推薦名額。
聯系人:郭偉 鄒博聞
附件:1.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申報書.docx
2.省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docx
3.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基本情況一覽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