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孩子去年剛上高中,中考成績全校第一,到了高中后也很榮幸被選進了重點班,全家人都很開心。但沒想到的是,這種幸福的日子卻非常地短暫。
高一第一次期末考試,成績位居班級43名,倒數第十名。到了高一第二學期,成績更差,位居班級倒數第五。看到成績這么差,孩子也崩潰了,主動要求進入普通班。家長看著孩子成績下降得如此厲害,更是焦慮不堪。
有這樣經歷的家長可能有很多,據周圍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上到高中后成績都有所下降,有些還下降得非常厲害。家長們也很不解,孩子小學初中都特別優秀,為什么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呢?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家長完全不必驚慌。
第一:不是你的孩子變得更差了,而是競爭對手更厲害了。
目前,中考升學率在很多地方都是50%左右,即只有一半的孩子可以上高中。說白了就是把每個學校最優秀的學生都選拔出來集中到了高中。特別是一些地方的重點高中,匯集的更是學霸中的學霸,幾乎是把每所初中的學霸都集中到了一起。這樣競爭的殘酷性可想而知。
說白了就是,不是你的孩子到了高中后變得更差了,而是競爭對手更厲害了。
這些初中的學霸集中到一起,大家學習都很厲害,但不管怎么排名,肯定還會有第一和最后一名,這樣一些不太厲害的孩子可能就顯得較差了,名次非常靠后。
強中自有強中手,初中孩子的競爭對象僅限于本校,但高中孩子的競爭對手則是全縣的高手,難度可想而知,一些孩子成績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優秀,還有比你更優秀的人。
第二:高中課程及老師的教學管理方法與初中區別很大,有些孩子難以適應,需要一個過程。
高中與初中最大的區別有兩個方面,也決定了一些學生能否更加地優秀。
第一:高中課程更難,對學生智商和學習能力要求更高。
高中拼的不僅是學生的勤奮與刻苦,因為高中課程相對于初中難度提升了很多,學生光有勤奮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具備高智商和良好的學習能力。特別是高中的數理化,有些孩子就是學不會,而有些孩子學起來就很輕松,這就是天生的智力差異,不服不行。
第二:高中老師的教學管理與初中也有很大區別。
初中老師和小學一樣,基本上都是保姆式的教學,管理學生比較細致入微面面俱到。包括對學生的作業檢查批改都非常的認真和嚴格,這樣的好處是一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也能在老師的嚴格管教下成績也不會太差。但高中就不同了,老師可能壓根就不檢查批改作業,主要以上課講授為主,布置的作業也全憑學生自己主動完成,老師并不會一一落實,這樣一些學習被動的孩子可能就掉隊了。
很多孩子剛上高中完全不適應,不適應老師的教法,不適應老師的“不管”,更不適應教材的深度,所以慢慢就掉隊了。這需要一個過程,到了高二慢慢就好了。
孩子成績下滑,作為家長完全沒必要驚慌,更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適應。
高中是決定孩子命運最關鍵的三年,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也格外關注。一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比孩子還緊張,有些還會施壓給孩子。實際上這完全沒必要,不然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壓力更大。
每個剛上高中的孩子都不太適應高中的生活,面對一群學霸壓力都很大,大家都很努力。但是人的天賦不同,成績有高有低實際上是正常的,只要孩子努力就行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對癥下藥,努力改進,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指責。
結束語:
進入高中后,一部分孩子成績會慢慢地提升,但是也有很多孩子成績會慢慢地下滑,這實際都是正常的。高手競爭是很殘酷的,比的不僅僅是努力和勤奮,還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能力。如果你的孩子退步了,不必氣餒,慢慢尋找原因,爭取早日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