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歐陽宏宇
(資料圖)
央美畢業的畫家夏語冰,清華學霸華智冰,入職萬科財務部的崔筱盼,冬奧會自由式滑雪項目AI裁判與教練系統“觀君”,還有AI虛擬氣象主播“馮小殊”……回望2022年,越來越多的虛擬員工在各行各業成功“入職上崗”,推動更多行業體驗到數智人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突破口之一,為實體場景帶來切實改變。
數智人從“在線”走向“在場”,背后是互聯網科技企業在助推數字經濟“脫虛向實”中探索出的新路徑。未來的“數智員工”將具備哪些能力?電影《西部世界》《機械姬》里所描繪的場景又會在何時實現?
12月8日,小冰公司CEO李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本質上講,人工智能仍然是一個由基礎研究推動的行業,而不是純粹依靠商業化的應用。“對于人工智能企業而言,目前能做的是以人工智能創造(AI Creation)為一種半開放系統應用到更廣泛的場景中,加速人工智能數字員工的普及,讓它們成為能寫會畫擅設計可作曲的‘全能’員工。”
對于人工智能企業而言,2022年行業發生了如此多激動人心的技術突破。我感受到,大家對人工智能的未來,有了更強的信心。僅就小冰自身,在神經網絡渲染、人工智能數據學習、自驅性等方面,就取得了非常好的結構性突破。
同時,我感覺到自己也錯失了一些機遇。比方說,在積極促進數字員工普及的過程中,還是受到了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假如沒有這些事件發生,應該會更加順利。
2022年我們的關鍵詞是——調整。這種調整體現在,外部環境對企業布局尺度影響。
人工智能領域需要充足的耐心,沉下心深入研究,即便得到了成果,在3至5年內可能也很難獲得實質性的收益。只有在未來回看時,才會發現當初研究的促進意義何在。
在2022年以前,企業都是以十年為周期進行布局。但我認為,往后我們應該把觀察的尺度調得更近,更加著眼當下,著眼如何把技術轉化成可落地的產品。
很遺憾,2023年的關鍵詞依然是——調整。
我們現在仍處在一個外部變化的周期內,從行業視角預言今年和明年的差異很難。我認為,以現有的情況分析,人工智能賽道也許不會有太大改變,我們在2022年所需要完成的事情,在明年還要繼續完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