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隨著web3.0在國外走熱,以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科技巨頭推出元宇宙產品,中國虛擬數字人產業已經從概念級轉向產業級應用。近日,互聯網周刊發布《2021虛擬數字人企業排名TOP50》榜單,百度排名中國數字人產業綜合實力第一位。阿里巴巴、洛天依的制作公司天矢禾念分列二、三位。
據了解,《2021虛擬數字人企業排名TOP50》榜單統計了虛擬主播、虛擬員工、虛擬偶像、超寫實數字人等在內的多種虛擬數字人形態,比較了行業內50家參與企業,綜合虛擬形象IP影響力和主營業務范圍等幾個因素,對企業做出了綜合排名。
實際上,過去幾年虛擬數字人一直存在。最早廣為人知的虛擬數字人是2007年“出生”的初音未來,一首《甩蔥歌》火遍亞洲;2012年,洛天依以虛擬網絡歌手的形象出道,發布了多首國風歌曲;2020年,樂華娛樂打造A-SOUL,定位是國內首個虛擬偶像女團,吸引方文山填詞、許嵩作曲;2021年10月,柳夜熙發布第一條視頻就漲粉百萬,登上熱搜;2022年,希加加作為首個實現AIGC的虛擬偶像,不僅可以AI作畫、AI作曲,更是對話過梅耶·馬斯克、拿下麥當勞“代言”……
除了虛擬偶像爆火,數字人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智能主播、智能客服領域。在冬奧會期間,一段朱廣權和手語主播在線pk的視頻火了,這是由百度智能云打造的首個AI手語主播,她在冰雪賽事中為上千萬聽障用戶提供24小時的手語服務,讓他們也能快捷地獲取賽事資訊;中國移動的冬奧運動員谷愛凌數智分身“Meet Gu”也在賽事期間爆火。此外,虛擬數字人員工入職多家企業,百度打造的中國聯通客服小U、浦發銀行的小浦就是其中的代表。
2022年,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布《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虛擬數字人在應用上分為三大類:身份型(真人虛擬分身)、服務型(虛擬員工)、表演型(虛擬偶像)。中國的虛擬數字人產業已經迎來爆發期。
報告指出,政策加持、產業鏈完善、用戶人群增長、資本追逐,這四大因素正在加速虛擬數字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如此也帶來虛擬數字人產業的幾大趨勢,一是落地場景逐漸增多,二是數字人類型更加細分,三是數字人智慧程度提升。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AI技術的發展和諸如百度“曦靈”數字人制作平臺的出現,原來需要一個星期做出來的2D數字人,現在可以縮短到分鐘級;以前需要兩三個月制作時間的3D超寫實數字人,現在可以壓縮到一兩周。未來兩年,數字人的制作成本有望從百萬級降低到萬元級別,每個人都有望實現“數字人自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