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易弋力
4月21日晚間,上海銀行披露了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2021年上海銀行共實現營業收入562.30億元,同比增長10.81%,與目前披露年報的其它城商行相比,上海銀行的收入是行業均值的2.04倍;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42億元,同比增長5.54%。廣州商學院經濟學院副教授胡浩分析認為,上海銀行2021年年報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一是營收盈利雙雙增長,二是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三是金融科技未來可期。
談到金融科技,胡浩認為,上海銀行在講一個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轉型的故事。年報顯示,2021年末上海銀行金融科技人員1,055人,占比9.05%。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18.53億元,同比增長19.63%,占營業收入的3.36%,其中資本化投入 7.49 億元,用于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投入 3.33 億元。“圍繞數字化轉型的高質量發展主線,公司緊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應用,不斷推進業務系統、服務渠道等金融科技產品體系建設,賦能業務高質量發展和客戶服務體驗提升。”
此外,為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加強金融科技研發應用,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連、云計算、5G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攻關,上海銀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
胡浩稱,“上海銀行將實驗室定位為全行金融科技創新的沙盒、金融科技發展的快艇,將開展新技術的研究試用、業務經營管理與產品合作的新模式,并將組織開展金融科技領域的前瞻性研究,搭建前沿創新應用的內外部交流平臺,加強業務融合為重點客戶提供更具特色的金融科技服務輸出。在守正創新的前提下,實驗室配置了一系列創新政策,包括設立創新專項預算、專家小組評審機制、靈活的合作模式、專項戰略資源獎勵、創新項目轉化機制等。”
“上海銀行雖然是一個區域性的城商行,但是它的經營規模、經營水平和盈利水平,包括金融科技創新等,其實不亞于一個中等規模的股份制銀行。我對上海銀行的未來發展比較看好。”胡浩表示。
關鍵詞: 上海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