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聯新材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2023年以來,全球經濟仍處于弱經濟周期中,世界經濟復蘇信號偏弱,消費電子需求在低位修復性恢復,而顯示面板行業在去庫存、稼動率下調等多重主動策略措施下,2023年上半年呈逐季上升態勢,但礙于消費電子需求端并未真正激活,顯示行業周期向上拐點亦未立即呈現,從國內主要面板廠商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經營數據來看,上半年面板行業的整體經營情況同比下滑嚴重或虧損擴大。在此背景下,2023年上半年公司顯示材料板塊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公司管理層依據市場變化,推進各項業務開展,同時著力拓展新業務、新領域,促進產業鏈進一步橫向/縱向延伸,及時調整經營思路與策略,強化內部管理,開源節流、提效降本,現將2023年上半年經營情況匯報如下:(一)2023年上半年整體經營情況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602萬元,同比下降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29萬元,同比下降64%,扣非后凈利潤5,170萬元,同比下滑66%,報告期內凈利潤、扣非凈利潤下降幅度高于營業收入主要是綜合毛利率下降所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8,137萬元,同比增長222%;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為33.51億元,較期初增長0.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9.03億元,較期初下降1.78%。2023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33%,較2022年上半年下降4個百分點。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為營業收入下降,公司整體生產規模效應減弱,單位直接人工和單位制造費用上升,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IPO募投項目逐步轉固后,新增固定資產折舊導致單位折舊費用上升,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二)主要板塊經營情況1、顯示材料板塊2023年上半年,公司顯示材料板塊實現銷售收入51,093萬元,占公司營收總額的比重為83%,同比2022年上半年減少29,571萬元,降幅為37%。上半年公司顯示材料業務呈現出以下特點:(1)由于2022年上半年下游需求旺盛,公司顯示材料業務超預期大幅增長,經歷了2022下半年下游需求斷崖式下跌之后,2023年上半年需求恢復緩慢,行情持續冷淡,雖然顯示材料業務逐季改善,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收入仍有顯著下降。(2)在顯示行業緩慢恢復周期中,公司OLED業務的恢復程度大于液晶業務。(3)得益于高效的研發響應速度和優質的客戶服務,公司OLED板塊新品數量仍保持較高增速。2、醫藥CDMO板塊2023年上半年,公司醫藥CDMO板塊實現銷售收入7,682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2%,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長939萬元,增幅為14%。公司醫藥業務收入上升主要是以下原因:醫藥板塊主力產品的終端新工藝藥品逐步放量,客戶加大了該終端藥配套醫藥中間體的采購,該配套產品收入超千萬;②部分醫藥中間體逐步量產供貨并實現銷售收入小幅提升。醫藥業務作為公司的長期重要的發展戰略方向,公司持續從人才引進、研發投入等方面優化該板塊的資源配置,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和結構。在產品管線層面,截至2023年中,公司共有醫藥管線168個,相較于2022年底凈增加28個,其中終端藥物為創新藥的項目120個,仿制藥項目34個,未知14個。2、未知系指部分終端藥物的商業化進度、名稱、治療領域等相關信息公司無法獲悉。3.電子化學品板塊2023年上半年,公司電子化學品及其他新材料板塊實現銷售收入2,827萬元,占公司營業總額的比重為5%,較2022年上半年增加514萬元,同比增長22%。目前,公司在電子化學品板塊的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光刻膠單體、TFT平坦層光刻膠、膜材料中間體和PI單體,部分量產產品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雖然目前該板塊整體收入占比相對較低,但板塊的客戶數量、新品數量和形成銷售的產品數量都在逐年快速增加,發展潛力巨大,將為公司未來業績快速增長奠定基礎。(三)重點產能建設目前,公司形成了以西安總部為行政研發中心,渭南海泰為主要中試基地、蒲城海泰為核心生產基地、瑞聯制藥為原料藥生產基地、日本瑞聯為醫藥業務市場開拓基地、大荔瑞聯和大荔海泰為產能儲備基地的“一中心多基地”架構體系。報告期內,公司的產能建設以蒲城海泰和瑞聯制藥為主,資本性支出除用于原有項目的改擴建和零星修繕外,仍以募投項目的投資為核心。2023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資產類資本性支出金額為12,613萬元,其中募投項目支出金額為5,391萬元。公司各募投項目逐步進行產能釋放,其中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產項目已整體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原料藥項目、高端液晶顯示材料生產項目和科研檢測中心項目仍在建設中。募投項目的整體建設進度雖因設備供貨期延長、物流不暢、施工受限等原因略有滯后,但整體推進順利,顯著提升了公司產能,為促進公司業務規模化增長和新產品的量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四)對外投資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投資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思摩威”),總投資額1,000萬元,增資后持有思摩威1.67%股權。思摩威是一家從事柔性有機發光材料和封裝材料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科技企業,其生產的面板封裝材料TFE-INK已通過面板廠認證并實現量產,TFE-INK是柔性顯示面板的封裝材料,在柔性OLED薄膜封裝工藝中,通過噴墨打印的方式沉積在柔性OLED器件上,起到隔絕水氧的作用。公司與思摩威的合作有利于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OLED新技術合作開發、上下游產業鏈融合發展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完善公司顯示業務布局,實現公司顯示業務的橫向延伸。三、風險因素
(一)技術風險1、顯示技術升級切換風險在顯示領域升級迭代的過程中,若公司產品技術研發創新跟不上市場對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或持續創新不足、無法跟進行業技術升級迭代,可能會受到有競爭力的替代技術和競爭產品的沖擊,將導致公司的產品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從而使公司的經營業績、盈利能力及市場地位面臨下滑的風險。2、顯示材料及醫藥CDMO業務研發風險公司的主要顯示材料產品包括OLED材料和單體液晶,其中OLED材料作為新型顯示材料,目前行業內終端材料制造商較多、技術方案更新快。在OLED終端材料快速升級迭代的情況下,如果公司的研發創新能力跟不上終端客戶的技術需求,則存在因競爭力不足導致的客戶合作不利風險。CDMO業務的前期投入較大、研發周期較長。同時,除公司自身的技術研發與生產能力外,醫藥中間體能否進入量產階段形成規模化利潤貢獻還取決于下游終端藥品的研發成敗、臨床實驗結果及能否實現商業化銷售,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公司面臨因特定醫藥中間體合成工藝路線研發失敗,或終端醫藥制劑研發失敗,導致新開發的醫藥中間體品種無法規模化放量的風險。3、研發人員流失風險高端顯示材料和醫藥行業屬于人才密集型行業,對研發技術人員依賴較高,尤其是高端研發人員對公司研發實力與技術創新至關重要,是公司核心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在行業內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客觀上存在研發團隊人員流失的風險。如果發生研發人員大量流失的情況,將對公司的產品開發和技術升級帶來不利影響。4、核心技術泄密風險有機新材料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公司不能排除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相關技術、數據、保密信息泄露進而導致核心技術泄漏的可能。如果相關核心技術泄密并被競爭對手獲知和模仿,將可能給發行人市場競爭力帶來不利影響。(二)經營風險1、客戶相對集中風險公司的客戶集中度較高,與下游應用領域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產業格局有關。未來如果前五大主要客戶的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對公司的采購出現突然性的大幅下降,且對其他主要客戶的銷售增長無法彌補,則公司可能面臨因客戶集中度較高導致的業績波動風險。2、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生產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基礎化工原料和各類定制初級中間體,原材料的價格變化直接影響公司的利潤水平。近年來隨著國內環保政策的趨嚴,公司采購的部分原材料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如果未來原材料價格普遍性大幅度上漲,且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不能同步上調,將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3、醫藥中間體毛利率下滑風險在客戶增加訂單規模、醫藥中間體新品種采購進入穩定階段、或公司調整工藝路線等情況下,客戶可能與公司協商對產品進行一定程度的降價,如生產成本不能相應降低,則醫藥中間體毛利率可能會隨之降低。4、環境保護風險公司屬于有機新材料行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三廢”排放和綜合治理的合規性要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家及地方政府可能在將來實施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未來如果公司在日常經營中發生排污違規、污染物泄漏、污染環境等情況,將面臨被政府有關監管部門的處罰、責令整改的風險,從而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影響。5、安全生產風險公司屬于有機新材料行業,產品生產過程中涉及易燃易爆物質及有毒原料的使用。發行人未來如果設備老化毀損、人為操作不當或發生自然災害,可能會導致火災、人身傷害等安全生產事故,將可能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給公司帶來損失。6、外購中間體的供應風險公司的原材料采購主要包括基礎化工原料和外購中間體,后者由供應商依據公司的采購指標要求進行生產供應。如果外購中間體供應商出現產能不足、經營困難、突然性停產等導致的供應不及時,公司無法及時規劃出彌補供應缺口的方案,則可能面臨生產延期和生產效率降低的風險,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三)財務風險1、存貨減值風險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會采取超額投料的方式以保證目標產量,由此可能導致一定數量的超額產出,存在因庫存產品增加導致的減值風險。公司存貨主要構成是庫存商品,存貨絕對金額較大、占總資產比例較高,且公司所處的新材料領域具有產品技術更新較快的特點,在此行業背景下,未來公司可能面臨因產品技術更新、市場需求環境變化、客戶提貨延遲甚至違約等情形,導致存貨減值大幅增加的可能。2、新增固定資產折舊規模較大風險公司通過自籌資金及IPO募集資金對蒲城、渭南工廠進行了金額較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建設。公司新增固定資產折舊規模較大,期末在建工程的逐步轉固會進一步增加固定資產的折舊規模,且募投項目建成投產后的初期階段,新增固定資產折舊將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公司未來市場及客戶開發不利,不能獲得與新增折舊規模相匹配的銷售規模增長,則公司存在因新增固定資產折舊規模較大導致利潤下滑的風險。3、稅收優惠變化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及其子公司渭南海泰、蒲城海泰被有權主管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或西部地區的鼓勵類企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計征。如果國家有關高新技術企業和西部地區鼓勵類企業的稅收優惠法律法規發生重大調整,或者公司未來不能持續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或西部地區的鼓勵類企業資格,將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的產品以外銷為主,享受出口產品“免、抵、退”政策。如果國家有關出口退稅的法律法規發生重大調整,或者公司未來出口退稅率發生變動,將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四)法律風險1、知識產權保護風險公司主要從事專用有機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和積累,公司取得了多項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若公司在涉及主要產品的知識產權方面發生糾紛或訴訟,則可能對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五)行業風險1、顯示行業市場波動的風險公司的顯示材料產品的終端應用領域主要為顯示面板,若下游終端市場需求大幅減少,將對產業鏈上游材料端的供應產生不利影響。若公司無法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對客戶的供應份額,公司將面臨顯示材料業務下滑的風險。顯示面板的價格波動會向上游材料供應商傳導,影響顯示材料的銷售價格。從新材料行業來看,“量升價跌”為行業內常見的銷售情況,若公司未能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優化產品結構,則公司可能面臨產品降價導致的毛利率下降風險。(六)宏觀環境風險1、貿易政策變動風險報告期內,公司的境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較高,境外客戶主要集中在日本、歐洲和韓國等地區。未來,若上述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局勢、與中國的貿易政策發生不利變化,則可能會對公司產品的境外銷售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2、匯率波動風險公司的外銷收入主要以美元結算,因外銷收入占比較高,公司可能面臨因人民幣匯率波動導致的匯兌損失風險。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核心競爭力分析1、完善高效的研發和技術體系公司形成了“OLED研究部、醫藥研發部、液晶研發部進行新產品研發,中試研究部開展中試產業化放大,項目發展部專注新業務領域拓展、質量檢測部完成分析測試”的多維度研發技術體系,不斷推進技術的精細化研究和升級,目前已建立了涵蓋合成方案設計、化學合成工藝、純化技術、痕量分析、同位素分析、量產體系六大方面的十五項專有技術體系,覆蓋了從原料投入到產品出庫全過程的工藝路線、生產步驟、操作要點、性能指標控制等各個方面,響應速度快,研發效率高。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0項,上半年新增申請專利8項,累計已提交申請待審核授權的專利為46項。2、優秀的質量檢測和過程控制能力公司產品屬于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對終端產品的效果有重要影響。公司先進多樣的檢測方法提高了雜質檢出的準確性和精密性,強大的雜質控制和質量精細化管理能力保證了產品的純度和質量穩定性,公司主要產品的技術指標水平遠超國家標準,已達到全球先進水平。3、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能力是保障公司技術水平提升、支持業務長足發展的核心動力,公司十分重視對企業技術進步以及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人才培養和資金投入,歷年研發投入均保持在較高水平并保持穩步提升,以滿足公司技術開發、產品持續創新的需求,2023年上半年研發投入5,648.95萬元,同比上年同期增加8.68%。通過與行業內領先企業開展持續、穩定的技術交流,及時掌握行業相關最新發展動態與產品趨勢,始終保持公司研發走在領域前沿。同時,公司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人員激勵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對核心研發人員的激勵,增強企業對于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強大的產業化能力能否實現中試放大且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是實驗室成果商業化的主要制約因素,公司以應用性的技術研發為主,研發技術的產業化能力較強,可不斷優化改進技術方案,提高產品量產的可行性和穩定性,在保證研發成果轉化率的基礎上降低產業化實施風險。目前公司已擁有超過100人的經驗豐富的中試團隊,中試完結項目成功率長期保持在90%以上,為公司產品競爭力不斷提高提供有力支撐。5、與同行業領先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無論是在液晶材料領域,還是在OLED材料領域,公司已與包括Merck、JNC、Dupont、Idemitsu、Doosan、SFC、LG化學、八億時空、江蘇和成、誠志永華在內的的海內外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成為這些客戶的戰略供應商或重要供應商,在其供應鏈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醫藥CDMO業務中,公司已與全球知名藥企Chugai、阿斯利康、日本的大冢制藥、衛材制藥、Kissei以及國內普洛藥業(000739)、合全藥業等建立了穩定而密切的合作關系,其中,公司目前核心客戶Chugai系全球制藥巨頭羅氏之控股子公司,雙方緊密合作已十余年。這種長期保持的客戶合作關系具有較強的排他性和客戶粘性,形成了較高的客戶合作壁壘。6、卓越的工藝優化和成本管理能力公司依托于多年來在小分子化學領域積累的技術及生產經驗,通過對工藝全流程的細致研究和不斷優化,改進工藝方法、精細化工藝措施,以產量高、功耗低、持續降本增效為目標,挖掘各方潛能、打破生產瓶頸,同時通過能源管控、庫存管理、原材料成本控制、合理資源配置、提高人工效率等方法,構建全面、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體系,結合規模效應優勢,在保證產品高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成本。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