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雜交稻優質化育種,廣西農科院在全國一路領先,該院選育的軟米型優質雜交稻萬太優美占推動華南超級稻品種優質化升級換代,近日通過農業農村部超級稻認證;桂育11號、桂香18號分別獲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秈稻組金獎,樹立了廣西水稻品種優質米新標桿。“桂字號”新品種獨領風騷:桂糖42號連續2年保持全國糖料蔗壓榨量、種植面積雙第一,桂蕉9號香蕉良種成為支撐廣西香蕉產業二次升級的重大品種,桂單系列玉米打破洋品牌的壟斷,桂七芒成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網紅芒果,桂熱1號堅果成為廣西推廣面積最大的堅果品種……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農科院堅持“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要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做新時代農業科技創新排頭兵,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打造全國一流省級農科院的戰略部署,堅定不移加快推動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以創新之筆書寫科技強農、科技興農、科技惠農華章。
1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強農奏響時代強音
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奮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勇攀農業科技高峰,是廣西農科院的一貫追求。
廣西農科院黨組書記、院長鄧國富介紹,作為全區農業科研的主力軍、“三農”工作的重要智庫,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農科院持之以恒聚焦主責主業,迎難而上,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力,是廣西農科院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頭戲。近年來,該院在學科、平臺、人才隊伍、科研項目建設上精準發力,科技強農奏響時代強音。
學科建設量質齊升,學科結構不斷優化,目前擁有科研創新團隊169個。與此同時,對標對表一流強院建設目標,該院35個學科啟動全國一流學科建設。作物育種、植物保護等傳統優勢學科大放異彩,農產品加工、農業信息技術等新興學科快速發展。
科研平臺刷新紀錄。廣西農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2020年五年一評的全國綜合評估中榮獲優秀等級;農業農村部華南果蔬綠色防控重點實驗室等3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獲批認定;國家農業環境南寧觀測實驗站等3個“千萬級”科研平臺閃亮登場;該院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從2012年的35個,增至目前的123個,自主創新的底氣更充足基礎更穩。
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近年來,廣西農科院吹響人才集結號,首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啟動實施人才建設“五個一”行動,先后兩次面向海內外招聘引進國際知名學科帶頭人4人,聘請院士顧問10人,柔性引進國家級客座研究員(教授)50多位,人才建設一路歡歌。目前,該院18人次獲國家級專家榮譽稱號,67人次獲省部級專家稱號,高級職稱人員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占比達49.8%,為科技強農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成果產出再創佳績。十年來,科研立項數、科研經費數和成果登記數不斷實現突破,成果獲獎等次、獲獎數量、獲獎層面大幅提升。科研項目上,新增各級科研項目616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額和項目數穩居全國省級農科院前列;自治區科技計劃和基金項目1108項,項目數在全區科研單位領先。成果獎勵上,累計獲科技獎勵634項次,是該院歷史以來獲獎數量最多的階段。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參與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項目獲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是廣西目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的唯一單位。牽頭獲廣西科學技術獎特別貢獻獎3項,占這十年來廣西授予涉農類特別貢獻獎的3/4。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打贏種業翻身仗,廣西農科院立足特色,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蹚出一條優良品種選育新路子。十年來,通過審定農作物品種462個,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164個,國際登錄品種126個;成果登記989項;獲授權發明專利826項、實用新型專利1597項、軟件著作權1231項,獲授權植物新品種權161個,登記數和獲專利數在全區科研院所中排名第一。
2立足一流強院建設科技興農駛上快車道
建設一流強院是歷代農科人為之奮斗的夢想。追夢路上,該院群策群力,孜孜以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2018年,一流強院建設首次在自治區黨委文件中進行部署,上升到自治區層面整體推進;2020年,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自治區農科院建設全國一流省級強院的意見》。兩次高位部署翻開了一流強院建設的新篇章。
如何給一流強院建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廣西農科院破除體制機制藩籬,改革向縱深處破冰。
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改革走在全區前列,出臺了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辦法,給科技人員松綁減負,讓科技機制活起來,科技成果轉起來,科研熱情高漲起來。
職稱改革實現重大突破。2020年起,廣西農科院自主開展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人才評價新機制探索闊步向前,開展自主崗位設置試點改革,調整優化崗位設置比例,破解了長期困擾科研人員“評而未聘”的老大難問題。
區市縣三級農科院所改革全國矚目。2014年,廣西農科院牽頭實施區市縣農科院所三級聯動改革,在全區構建起農業科技創新“一盤棋”新格局,形成了“省級科研單位+企業+11家地市級農科院分院+58個縣域特色作物試驗站”的農業科研推廣新體系,構建了農業科研創新體系的“廣西模式”。2021年,三級聯動改革入選科技部全國科技體制改革典型案例。
為搶占農業科技制高點,廣西農科院聚焦廣西“10+3”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針對制約我區農業科技提升的“十大短板”,出臺《廣西農業科學院十大科技行動方案》。該院以科技先鋒隊“強農富民”“六個一”行動為抓手,通過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百項農業重大成果培育行動、科技引領“百鎮千村”示范行動、科技助力“強百企、壯千社”旺產業行動、“萬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行動,大幅提升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在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樹起了品牌。
3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科技惠農跑出加速度
全國種植的香蕉,每3株就有2株是廣西農科院的良種;廣西農科院葡萄一年兩熟技術,改寫了我國南方不適宜種植葡萄的歷史,廣西葡萄一躍成為廣西水果第三大產業……十年來,廣西農科院保持胸懷大局、造福人民、服務“三農”的戰略定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轉化到人民的餐桌上、菜籃里、農民的錢袋里,科技惠農跑出加速度。
十年來,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廣西農科院派出1000多名科技人員擔任貧困村科技特派員,服務指導貧困地區縣級“5+2”、村級“3+1”特色產業發展,形成了“東蘭模式”等產業扶貧模式和典型經驗,榮獲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同時,該院總結形成了“科技+專家+合作社”專家帶動模式、“科技+平臺+基地”平臺帶動模式、“科技+企業+農戶”企業帶動模式、“科技+黨支部+農戶”黨建帶動模式、“第一書記”帶動模式等5種模式和60個具體案例,出版《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扶貧典型案例匯編》,獲得自治區高度肯定。
十年來,在服務鄉村振興的第一線,廣西農科院累計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1500多個(項),面積超3.1億畝;建立示范基地1100多個,面積超400萬畝;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00多家,帶動農民增產增收超500億元。服務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326個、農業科技園區82個。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村(鎮)210個,其中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南一村(葡萄)等30個示范村鎮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稱號、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等5個鎮獲得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稱號、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覺山村等8個村獲得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稱號。(李新雄 關妮納)
關鍵詞: 新時代農業科技 廣西農科院 種源卡脖子技術 廣西自治區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