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20日,A股服裝板塊已有13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1年財報或業績快報,多家上市公司獲得了較大業績增長。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由于全球服裝相關產業鏈受到疫情沖擊,而中國產業鏈率先恢復,這讓我國服裝行業發生了訂單回流的情況。
但行業分化也在悄然發生?!蹲C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某大型購物中心,雖是晚上7點左右,但是部分時尚品牌服裝店內幾乎看不到顧客身影,相比之下,運動服裝品牌店內保持著十余人的客流量。
有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些年,受國潮文化興起帶動,體育服飾企業業績實現穩定增長,特別是冬奧會疊加國潮因素,對運動服裝細分賽道起到了不錯的刺激作用,因此,很多運動服裝品牌2021年的經營業績可圈可點。
“預計今年各大本土品牌會持續加大運動服飾的研發、設計和營銷投入,進一步將傳統文化元素引入設計中,雖然去年以來棉價持續高企,但是國潮文化的催化仍有望增強龍頭品牌的銷售和影響力?!鄙鲜龇治鋈耸勘硎尽?/p>
體育服飾
引領服裝產業盈利增長
數據顯示,已披露2021年度財報數據的13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3家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0%,分別為ST貴人(增幅194.36%)、錦泓集團(增幅135.27%)及華斯股份(增幅105.03%)。
上述13家上市公司數據顯示,森馬服飾2021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6億元,排名第一,遠超位于第二名的太平鳥(6.77億元)。運動服裝類企業ST貴人歸母凈利潤增幅位列第一。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冬奧會為代表的運動賽事持續提振國民運動情緒,拉動了體育服飾以及運動裝備等體育產業的消費,加之國產體育服飾品牌的市場格局、資源儲備和產品競爭力都已大幅改善,龍頭品牌號召力得到較大提升,使得體育服飾線上線下渠道銷售都呈現出較快增長。
“隨著政策對體育事業支持力度加大,體育服裝產業迎來了快速增長。《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要實現這一目標,預計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8%左右?!比~銀丹進一步表示,在“大健康消費”理念興起的背景下,預計未來體育服飾賽道的增速會十分可觀。
面臨存貨和成本高企
雙重考驗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13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報告期內存貨出現同比增長,按增長幅度來看,盛泰集團(增幅65.98%)、森馬服飾(增幅60.88%)以及華斯股份(增幅27.78%)分別位列增幅前三。
森馬服飾方面稱,隨著公司銷售規模的擴大,銷售給加盟商以及直營終端及電商渠道鋪貨和陳列的商品需要量不斷增加,目前公司的存貨是正常經營過程形成的。盛泰集團則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盛泰集團合并財務報表中存貨賬面余額為人民幣128584.48萬元;存貨跌價準備余額為人民幣9500.21萬元。
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去年旺季市場不及往年,加之海內外疫情反復使服裝出口阻力增加以及內需需求不振,使得部分企業庫存較往年有所增加。
據龍灝介紹,存貨比例較高一直是困擾著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通病。由于存貨過多導致產品周期被拉長,不僅降低了服裝企業的整體利潤,也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及獲利成本,如果服裝企業存貨金額較大,占總資產比重偏高,當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出現競爭加劇等因素導致變現困難時,公司就會面臨著較大的存貨減值壓力與跌價風險。
2022年,服裝企業面臨的并不僅僅是存貨高企問題。
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作為我國服裝產業重要原料之一的棉花價格始終處于高位,而且由于存在一定的替代效應,導致其余兩個品類粘膠短纖和滌綸短纖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生意社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年內粘膠短纖和滌綸短纖參考價分別上漲了16.26%和11.63%;皮棉(3級)價格年內始終維持在22000元/噸至23000元/噸的歷史高位,報于22669.67元/噸,同比增長45.32%。
葉銀丹表示,由于終端消費較弱,服飾類消費價格需求彈性較大,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居民收入減少的背景下,漲價可能帶來銷量的大幅減少,對于中低端服飾品牌來說,消費者品牌黏性較低,市場上同等價位的競爭產品較多,漲價可能帶來消費者的流失。所以預計對于原料價格的持續高位,服裝企業很難將增加的成本通過提價向下游銷售端傳遞。
對于A股服裝板塊的投資價值,龍灝認為,中長期來看,全球服裝市場的訂單仍依賴于中國服裝產業穩定的供應鏈。同時,體育服飾細分賽道仍處于成長周期,當下體育服飾行業中,品牌之間的競爭正進入產品主導競爭的階段,由于研發與營銷層面的壁壘,龍頭企業整體競爭力逐步集中。
關鍵詞: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