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4月14日晚間,全球商用預焙陽極頭部企業龍頭索通發展發布2021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94.58億元,同比增長61.65%;凈利潤6.2億元,同比增長189.64%。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7元(含稅)。
成本控制優勢明顯推動毛利提升
年報顯示,索通發展2021年預焙陽極產品營收81.21億元,同比增長55.5%;毛利率為18.19%,同比增長1.59個百分點。利潤的提升主要受益于下游電解鋁行業的高景氣度和公司生產成本的優勢。
報告期內,公司預焙陽極價格大幅上漲。2021年12月,預焙陽極月均價格指數為5232.87元/噸,較年初3563.45元/噸上漲46.85%。據百川盈孚統計,2022年前四個月預焙陽極售價繼續保持上漲態勢,其中山東某鋁廠采購基準價2022年2-4月份分別上漲350元/噸、730元/噸、850元/噸,累計上漲1930元/噸。
而在成本端,預焙陽極生產最主要的原料石油焦、煤瀝青價格同樣大幅上漲,在預焙陽極成本中占比從上年的71.29%上升到84.51%。但公司體現了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推動了毛利提升。作為國內最大的石油焦采購商,公司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上游供應商建立了穩定的戰略合作和供銷關系,集中采購優勢明顯;通過介入石油焦貿易等手段穩定渠道供應以保障成本優勢。公司2021年底運行產能達252萬噸,年石油焦采購量達300萬噸,采購端議價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此外,公司率先在行業內采用余熱發電技術,充分利用石油焦煅燒過程中產生的余熱,在行業電價成本普遍上行的背景下,有效降低了用電成本。
持續擴產鞏固規模優勢
年報顯示,索通發展公司現有預焙陽極產能252萬噸,在商用預焙陽極生產企業中處于絕對領先位置。報告期內,公司預焙陽極產量206.87萬噸(含試生產自產產量),同比增長9.18%;產品出口64.31萬噸,同比增長11.55%。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用炭素分會統計,2021年全國預焙陽極企業共107家,在產98家,產量2098萬噸,同比增長5.2%;百川盈孚統計,2021年全年我國預焙陽極出口191.47萬噸,同比增長20.1%。
2021年,公司推進與客戶合資的合作模式,通過采取與下游優質客戶合資建廠模式,既在投資階段解決市場問題,又增加產業鏈黏性,增強了客戶的穩定性。在“北鋁南移”、“雙碳”等政策的背景下,西南地區電解鋁產能陸續投產,當地預焙陽極缺口將繼續擴大。以索通云鋁為代表的項目,是公司布局西南市場的重要舉措,對緩解西南地區預焙陽極供需錯配現狀、提升公司綜合實力具有積極影響。索通發展表示,公司在現有山東、甘肅、云南、四川、重慶生產基地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在西北、西南、山東、海外四區域的戰略布局。
2021年,公司與云鋁股份合資成立的索通云鋁一期項目投產,新增60萬噸/年產能。此外,索通云鋁二期項目30萬噸預焙陽極產能預計將在2022年投產,未來公司力爭每年60萬噸以上產能擴張,到2025年末,實現產能500萬噸/年的目標。
公司表示,2022年將保持現有產能穩定生產,推動產銷量持續提升,并以高標準推進新建項目。在保持現有252萬噸產能穩定生產基礎上,全年預焙陽極產量爭取達到260萬噸,全年預焙陽極銷售量爭取達到262萬噸;加快在建、籌建產能進度,高質量完成索通云鋁900kt/a炭材料項目(二期300kt/a)項目。
(編輯 張明富)
關鍵詞: 預焙陽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