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十二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上,憑借展示的家電、移動終端、太陽能、LED等領域的多款創新材料解決方案,國內首家上市的化工材料分銷商和材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圳市同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吸引了眾多專業觀眾,其國際合作伙伴塞拉尼斯、帝人化工等到展洽商,樂天尖端材料更授予同益“最佳合作伙伴獎”,令人矚目。
站在更高的發展臺階上,同益正在集合組建國際化團隊,拓展與外企的深度合作。其新任CEO張亞玲具有豐富的海外工作經歷,曾任法國愛可視亞洲董事總經理、美國SONOS中國創始人、董事總經理等職務,本次展會張亞玲更親自帶隊向海內外客戶推介同益。
同益獨特新材料應用方案亮相
或酷似竹制品,或有金屬拉絲效果,同益股份CEO張亞玲拿著兩款最新材料告訴記者,這些材料都是企業自主研發的極其環保的工程塑料應用方案生產出來的,在展會上一亮相,立即引起很多用戶的興趣。一家北美著名企業看了后立刻打算用到其家居產品上。
張亞玲又指著另一款表面光潔無瑕的工程塑料告訴記者,這是沒有經過傳統噴涂工藝處理的免噴涂注塑成型產品,公司花了一年左右時間才將應用方案研發成功,創新的發泡工藝應用在外觀件上,解決了噴涂產生的環保難題,客戶可以省下環保要求日高增加的噴涂成本。新材料應用方案解決了困擾材料行業十多年的難題,可以廣泛應用于大小家電、汽車、智能家居等行業。
高分子材料博士姜旭說,“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質的變化,后續我們會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從材料、顏色選取、選型,到模具的開設方案,到后期的成型工藝,我們會全程跟進,把前期積累的經驗傳授給使用方,確保量產落地的穩定性。發泡工藝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之前也有成功的應用案例,但像這樣應用在外觀件上,我們是首創,正在準備申請國家專利。”
同益的創新模式得到了供應商的配合,姜旭說,“基于‘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理念,我們打造了一個共享式應用開發平臺。這個產品開發涉及到的行業、材料和供應商有材料、模具、工藝、設備、組裝等等,我們把這些方面有機地整合起來,在我們平臺上驗證落地,最終形成兩到三個解決方案,客戶按照他的需求、預算,選擇相應解決方案。我們還在規劃布局根據客戶需求搭建的‘智能工廠’”。
據了解,中高端材料在應用上較之一般材料更復雜,這就要求分銷企業在供貨的同時,還要提供專業的應用服務。同益股份作為國內材料分銷行業的先行者,擁有深厚的內部技術服務力量和豐富的技術服務案例庫,積累的研發項目用料案例及材料加工案例累計達 787 項,已涵蓋細分市場的主流材料體系,逐步形成了技術服務的先發優勢與專業優勢。
國際化運營步伐加快
同益股份的產品目前主要應用于家電、移動終端、太陽能、LED和新能源等行業產品的零部件、功能件、結構件或外觀件。張亞玲說,“我們正在與國際大企業合作,開發更多領域的產品,如新能源汽車、有抗菌功能的醫療器械等。
作為將MP4引入中國的第一人,“時代風云營銷人物”張亞玲具有國際視野和出色領導力,而同益股份服務的很多是國際大企業,國內企業也是華為、小米、富士康、比亞迪等行業領先企業,張亞玲的到來恰逢其時。張亞玲說,“我們的未來是要走向國際化,需要很多人才,目前我們已組建起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的團隊,不僅為公司帶來一種國際視野,還全方位拓展了和國外先進企業的合作,在把公司帶到一個新的高度的同時,為國內外的合作客戶帶來更多更好的材料技術應用方案。”
同益股份已擁有一支以材料技術應用博士為骨干的技術團隊,一個1600平米的新研發中心正在建設,研發力度也在不斷增大,支持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和驗證,并自主開發新工藝,提高和延伸公司技術服務創新能力,更好地服務客戶。張亞玲說,“我們不做低端材料,只做全生命周期的環保材料。和我們合作的都是大品牌,我們對產品會不停測試,一定要達到甚至超過環保要求。”張亞玲介紹,材料應用領域很大,市場競爭激烈,一頭要對接國際上的原料廠,另一頭,要對接在中國的國際國內品牌企業,只有人才投入不遺余力,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才能“助力優秀品牌,引領材料應用”。
令張亞玲振奮的是,同益現在的發展勢頭良好,公司基于卓越的技術服務、 供應鏈管理、信息處理三大能力, 整合來自于中國、韓國、美國、歐洲、日本等頂尖世界五百強化工企業優質資源,能滿足客戶在品質、速度、成本及創新上的需求。尤其依托雄厚的信息技術力量,同益在庫存協同優化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優勢,企業創造性引入VMI 庫存管理,并創建服務于下游客戶群的庫存協同系統,通過對下游品牌商的需求計劃和上游供應商的生產計劃進行統籌協調,既給品牌商提供滿足需求和適量的產品,又能協助供應商有效降低庫存,讓整個環節處于動態平衡,高效、集約,更好地服務下游客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