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5年中國股市的火爆,大眾的P2P理財意識逐漸被激活,每個人都在尋找高收益的投資理財產品。但是,很多也忘記了這樣的一個基本事實,一般來說,收益和風險成正比,高收益的產品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一招不慎,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近兩年,有很多新興P2P平臺,年化收益率設定的非常高,同時期限也極其靈活,甚至有秒標、天標這樣的娛樂性質的借款標的,吸引了非常多的投資理財用戶來投資。然而,非常令人遺憾的是,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有些平臺很快就跑路或倒閉,投資人蒙受了重大損失。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P2P行業魚龍混雜,個別網貸平臺不自律,也缺乏必要的行業監管;另一方面,部分投資人自身缺乏投資理風險意識,只關心眼前的收益結果,收益是否達到預期,但是并不真正了解P2P的模式及平臺的安全保障措施,不了解平臺運作機制,盲目投資造成了不想看到的結果。
中潤銀通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專家說,實際上,P2P平臺的風險主要來自平臺的運作模式、資金池問題、假標自融、虛假交易、壞賬預期、企業法人道德風險等等,實際上如果投資人做好相應的考察和了解功課,這些風險是可以避免的。
了解P2P網貸平臺的背景和產品屬性還是比較容易的,平臺的成立時間、團隊專業度、公司實體是否在工商局的企業信息網站有備案,這些都是一個正規平臺的基礎信息,也都非常容易查詢到。平臺的產品類型、資產質量、投資流程、安全保障措施、交易合同這些信息,如果是正規透明的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都會披露的,也就是借貸信息的透明化。
投資人也根據自身風險承擔能力和理財產品屬性,自由分散自己配置資產,將P2P這樣的固定收益類資產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降低資金的風險聚集度,就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當然,要保證P2P理財投資的安全性,還需要平臺、行業協會、政府、媒體和評級機構的共同努力。P2P平臺要堅持信息真實透明,主動與用戶溝通交流;行業協會要制定和當地互聯網金融相匹配的監管規則,實施數據共享,推動行業自律互律、健康發展;政府一方面要給予規范引導,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創新,盡快落實監管政策,還要推動理財風險教育;媒體應當以專業負責的態度傳播真實的內容;評級機構應當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網貸測評。中潤銀通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專家說,只有這樣多管齊下的執行,才有可能建立起良性的互聯網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