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
堅定夢想,努力奮斗,然后幸福可期。這是美好生活的當然路徑。新春伊始,揚子晚報記者走進四季大通集團,在這個靠科技創新在現代農業業界早負盛名的企業里,奮斗的腳步從未停歇,奮斗者的聲音振聾發聵。 揚子晚報記者 張磊 祖六四
奮斗在科研,用鮮凍技術開啟冷藏革命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際上通用的食品儲存技術有干制、腌制、罐裝、真空包裝和冷凍冷藏等。這些技術雖解決了長久保存問題,卻沒有解決食品“味道”問題,保存時間久了會使得口感變差,營養成分下降。
四季大通研發人員研究發現,冬眠的動植物具備“以凍抗凍”機理,在溫度下降時,體細胞會增加多糖類抗凍物質,保存生命體。研發人員經過上萬次實驗,對兩千多種自然物質反復配伍,終于從天然物質中提取出“鮮凍液”。
“在傳統冷凍中,食材細胞中會產生冰晶,冰晶刺破細胞膜,使營養物質流出。隨著貯藏延長,食材逐漸縮水,鮮美漸失。”研發人員告訴記者,“鮮活激凍技術”是將食品放入鮮凍液中激速凍結,“鮮凍液”中多糖類抗凍物質會保護細胞膜不被破壞,從而保持了原有的口感、風味、營養和鮮度。
記者了解到,更為神奇的是,在鮮凍試驗中,活魚,經“鮮凍液”快速冷凍,然后放入常溫玻璃水箱,幾分鐘后又能恢復生機。經對蝦類、魚類和貽貝肉細胞切片檢驗,發現細胞膜保存完好,解凍時無細胞原生質外滲,食品仍不失原有的彈性和口感。
走進四季大通設在南京市的社區體驗店,店內的鮮凍柜中,臨都三黃雞、千島湖魚頭、洪湖小龍蝦、射陽鱔魚絲、東海黃魚、洪澤湖銀魚、挪威三文魚、澳洲雪花牛排、浙江仙居楊梅、四川會理石榴、寧夏枸杞等應有盡有。技術人員表示,這些食材鮮凍冷藏6個月后,色香味一如鮮凍前。目前,鮮凍產品已包括水產、海產、肉禽、果蔬等多個門類200多種。
四季大通的“鮮凍”技術橫空出世后,填補了我國相關冷藏保鮮領域多項空白,迅速斬獲了中國發明專利、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等,并成功進入美國市場,被業內稱作“開啟了一場保鮮冷藏產業的革命。”
奮斗在產業,打造“從源頭到終端”的安全食品產業鏈
“一個國家的強勢離不開農業的強盛,農業的首要問題便是食安問題。”任杰峰告訴記者,四季大通攜先進的農業科技及宏偉的產業規劃,致力于打造完善的“安全食品產業鏈”,并將其樹立為解決食安問題的標桿,再把這種模式普及到全國,將中國農業、中國食品安全都向前推進一步。
2017年11月18日,第十五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于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當天下午的年會論壇上,四季大通集團董事局主席任杰峰先生作為企業家代表發言,詮釋了自己的態度:“我們一直重視食品從原產地直采到終端銷售的全產業鏈。集團自2014年開始布局以來,如今產業基地已經達到了60多家,城市配送中心接近10多家,銷售終端更是已達到1000多家。”
在擴大版圖的同時,四季大通對食品安全問題愈發孜孜以求,表示要做到四個保障,即保安全、保價格、保口感、保品質。而要做到這么多的“保障”,這就需要有技術的支撐。“我們集團一直以來,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制定產品標準工藝,用創新的食品加工及冷藏技術推動現代農業升級發展。”
任杰峰向記者描繪了一幅四季大通未來終端的布局藍圖——以上海為例,當地的每個菜市場都要布局銷售終端,現已有幾百家投入運營,至2019年,上海2000多個菜市場都要入駐完畢。同時,集團還要在上海的社區中布局生鮮便利店,現也已有了20多家。而在北京,則是推進食品安全車及警云亭進社區項目,現已獲批的食安車也已達到了160家。同時,南京、武漢、西安等地,集團也將以體驗店、小吃城等各種不同的形式深入民間,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可以時時享受四季大通出品的鮮凍美食。
“今年起,我們制定了更為遠大的目標,計劃到2019年,我們要實現‘100家產業園、20家加工廠、一萬家門店、上千億產值’的宏偉目標,打造‘從源頭到終端,以規模聚實力’的安全食品產業最強矩陣。”任杰峰說。
奮斗在富農,精準布局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國家開始提出對鄉村的“精準扶貧”、農業供給側改革以及鄉村振興等戰略,其中一個重要舉措是大力引導鄉村的食品安全產業園建設。顯然,四季大通的產業方向與國家戰略相一致,集團幾年來在全國廣泛布局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將鮮凍技術與當地優質土特產品結合,實行產業化的生產與經營。
“在國內,習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為止,國家所有貧困縣都必須摘掉‘貧困’的大帽子,并號召所有富裕地區都展開行動。”任杰峰說,“授人以魚”易,“授人以漁”難,“我們通過模式、技術、設備以及最關鍵的渠道的輸出,與各地市縣進行產業合作,幫助他們進行資源整合,做到農業生產的標準化,通過精確扶貧的方式對各地幫扶到位,這才是對國家政策的正面積極響應。”
據悉,目前全國有三百多個市縣都亟待與四季大通集團合作,加入其“安全食品產業園”戰略規劃,在這樣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中,四季大通也將完善自己從2014年以來布局的“安全食品產業鏈”。目前,上海長興島、浙江舟山、江蘇常州、安徽渦陽等產業園項目都火熱興建中。
“我們搞產業園,就是將各地的特色農產品,通過源頭采供的標準化生產模式努力推向大眾。”任杰峰告訴記者,“同時,還賦予園區多功能的定位,例如我們位于南京江寧的安全食品產業園,集源頭采購、倉儲物流、科技創新、動物防疫、基因檢測于一體,更附帶養老、觀光、休閑、度假、私人醫療、拓展訓練等功能。所以可以說我們的理念,和近年來國家號召的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以及特色田園鄉村等理念不謀而合。”
奮斗在一帶一路,
將標準化中餐推向全世界
2017年,是中國重建千年絲路的一年,這一年的四季大通,一直行走在“一帶一路”上,集團董事局主席任杰峰先生,從五月參與中越、中智高峰論壇,到九月參與金磚國家會議,到年底的絲路文化季活動,一切的奔波,一切的駐足,無不為了合作、交流、發展、國際等等關鍵詞。在這創世紀的機遇與挑戰中,致力于打造當代安全食品產業鏈的四季大通集團,必將積極發揮自身的優勢,努力參與中外經貿合作,在這條當代的繁榮之路、開放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作為一家以果蔬種植業起家的企業,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四季大通早在各地興建安全食品產業園,作為自身“鮮凍技術”上端的提供“源頭活水”。迄今,集團的生態農業產業基地已經遍布北京、江蘇南京、鹽城、常州、安徽渦陽、浙江臨安、舟山、江西興國、山東濱州、內蒙古烏蘭察布等地,在這些產業基地及采加點直采的各色農產品已超過200種,這些食材經“鮮凍技術”冷藏6個月后,色鮮味一如鮮凍前,不僅供應了國內各大城市,還搭乘“一帶一路”的貿易東風,遠銷海外多個國家,讓大洋彼岸的朋友們也能品嘗到中國的美味。
接受采訪時任杰峰說,在諸多的文化資源中,餐飲本就是一種最大眾、最豐富的文化,四季大通在全球建立產業基地、布局終端門店、開拓企業版圖,就是要通過集團的“鮮凍技術”和“全產業鏈”將中餐標準化,進而將中餐文化發揚出去,同時汲取各國好的文化元素,充分發揚“走出去、拿回來”的絲路精神,這也是四季大通在目前倡議“一帶一路”大背景下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美好愿景。
花開四季,天下大通,回首昨日,展望明天。2018新年伊始,集團董事局主席任杰峰先生再度發表了新征程下的展望宣言。
“未來三年,將會是四季大通風云際會、鯤鵬展翅的三年!我們將緊握習總書記“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的政策契機,通過對貧困地區技術、設備、模式、渠道的輸出,以資源融合、產業打造的“精確扶貧”方式實現幫扶到位。我們也將緊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任期間的紅利期,利用美國經濟復蘇的契機,拓展自己的海外產業版圖,并實現未來三年內五到六家公司上市的目標。”
時光荏苒,華章續寫,2018年,集團將帶著自己“奉獻企業價值、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繼續前行,實現新跨越,再塑新典范,續寫“四季有愛、大通未來”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