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黨和國家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創新第一動力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張勁是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今年與會,他十分關注“三新”經濟發展的問題。
當今世界已進入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三新”)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時期,數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等使得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直接。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張勁認為民營企業應當順應這一趨勢,從資源驅動走向創新驅動,通過創新助力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立足實業報國,振興實體經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三新”經濟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的支持力度,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能力。
“三新”經濟具有高度的資本依賴特性。必須通過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幫助企業獲得研發及其它相關費用,幫助企業持續推進創新,取得市場優勢,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并創造市場需求,進一步鞏固市場優勢、提高企業和全社會全要素生產率。
然而,目前我國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比重達到80%以上,股票、債券、商品期貨等直接融資比重不僅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也低于轉軌經濟的俄羅斯、以及人均收入不及我國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同時,“三新”經濟因自身的輕資產特性,常常無法依靠資產抵押獲取銀行貸款,融資途徑較窄,發展水平受限。資本市場是‘ 三新’經濟融資的重要渠道,但目前IPO低過會率的常態引發了擬IPO企業、中介機構、投資機構等多方的思考。”
《南方都市報》對張勁委員的報道
張勁在提案中建議,第一,出臺支持政策,加快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通過并購重組進入上市公司。二是嚴把準入關,確保高質量“三新”進入上市公司。第三,完善配套,通過產業引導基金鼓勵市場主體提高跨界創新能力和組織能力。他建議各級政府通過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龍頭企業以創新為主線,通過信息技術企業與制造企業融合、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新服務技術與服務業融合,進行跨領域、跨行業融合發展,形成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