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關于人工智能的小說和電影越來越多,人們對其的關注度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2001:漫游太空》里精神錯亂的哈爾9000,《我,機器人》里的類人機器人,當然,還有《終結者》,這些影片當中都有著人工智能的濃重色彩。
這些以人工智能為題材的影視作品,為我們開啟了科幻世界的大門。在人工智能還存在于影片當中的時候,我們都是一笑置之,而前不久阿爾法狗打敗人類圍棋選手,人工智能真的到來之時,許多人卻生出了一股被支配的恐懼感。
特別是英國物理學家史蒂文·霍金的一番話,把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看法拉向一個黑暗的、反烏托邦式的方向:
“我們已經擁有的原始形式人工智能已被證明非常有用。但我認為人工智能的充分發展會帶來人類的滅亡,他們會自行發展,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重塑自己。”
其實,霍金的擔憂不無道理。雖然這聽起來更像是科幻小說,但是這種威脅看似遙遠,但只要設身處地的去想,還是會令人感到恐懼。
要想讓人工智能對人類無威脅的發展下去,如今紅到發紫的區塊鏈與智能合約,也許能夠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
可能大多數人都聽過智能合約,但是如果要深入的去解說,很多人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澳大利亞BTL公司主席John Joseph Foley曾經說過,所謂智能合約,就是數字化的紙質合約,不需要人去執行,而是能被計算機自動執行的合約條款。智能合約更像一種具有高科技時代感的未來式電子合同,并且是一種能夠自動強制執行的合同,這種合同與區塊鏈又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智能合約的整個流程是這樣的:合約制定者將合約內容指定之后,將內容轉換為編程語言,存儲在區塊鏈平臺上(需要用區塊鏈返給制定者的私鑰進行簽名),合約通過P2P的方式,在區塊鏈全網中擴散,每個區塊鏈上的節點都會受到一份合約(相當于無數個人保存并監督這份合約的內容),當時間合適且滿足執行條件時,合約就會自動被執行。
除了智能與能夠強制執行合約內容外,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還同時具有了區塊鏈技術的很多優勢,比如: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
如此一來,智能合約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智能合約就會變成約束人工智能的繩索,并且還能夠讓人工智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而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例如人工智能因其他原因脫離了人類的掌控,或是編程代碼因故出現問題人工智能衍生出自己的思想等恐怖的事情就將不可能發生。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人工智能叛變,這無非是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思想,原先編寫進去的代碼被人工智能擅自篡改,該人工智能不再遵守“機器人三定律”,打破了規則。
在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的約束下,只要在初始代碼中,編入“機器人三定律”,智能合約生效,人工智能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智能合約就會自動強制執行,將人工智能銷毀掉。
其實只要是對人工智能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人工智能要想衍生出自己的思想情緒,這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人工智能發展起來的好處,卻是我們目前首先要看到的。
不過既然已經有人做出了最壞的設想,那么能夠防患于未然,也是一件好事。當智能合約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時候,人類的生活或許又將會跨越一個階梯。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