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區塊鏈是啤酒,ICO是泡沫,瘋狂的投機客們把啤酒瓶晃了又晃,然后打開瓶蓋,啤酒和泡沫被噴的到處都是,瓶中所剩的啤酒也不多了。”
時光飛逝,又是一年除夕夜,在神州大地闔家歡聚、祥和喜慶的同時,廣大投資者也難免盤點江山,展望將來。區塊鏈給了很多人一夜暴富的幻想。啤酒、泡沫混在一起,大部分人不具備清晰分辨的能力。大量的空氣幣、營銷幣攪亂了市場,也成功喚醒了民眾的欲望,借著對技術和人性的把握,正在上演劣幣驅逐良幣的戲碼。
如何避免被泡沫淹沒,嘗到最純正可口的啤酒?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擦亮眼、不投機劣幣,先把自己手里的泡沫吹掉!
2017區塊鏈的火熱將這場泡沫置于風口浪尖之上,2018年會迎來一個拐點之年,泡沫將得到稀釋,價值幣會一步步成為市場主流。
政策監管為真正做事的團隊賦能
繼2017年9月4號,央行等七部委叫停ICO后,政府對區塊鏈的規范越發頻繁,2018年初,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人民日報又接連發出風險提示。其內在的邏輯是凈化市場環境,為真正做事的團隊賦能。
以杭州為例,優厚的政策支持催生優質的區塊鏈項目,以中科院博士項若飛、中國第一代物聯網專家陳光輝等一眾菁英領銜的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團隊率先開發出中國物聯網第一條公鏈INTchain,成功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為物聯網生態的演進提供了區塊鏈底層的基礎設施,也為物聯網區塊鏈的落地開辟了一條最落地的道路,解決各廠家信息孤島、標準不一、效率低下的問題。
良幣聚勢,能量極逐漸形成
本月初,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孔華威,在INT公鏈發布會現場發起了萬物區塊鏈盟(Global IOT Chain)倡議,希望聯接物聯網和區塊鏈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家,把物聯網和區塊鏈的融合推進到更廣泛的合作領域。INT聯合呼吁,聯盟得到眾多企業積極響應。這是一個典型良幣反攻的信號,可以想象未來真正有價值的區塊鏈項目周圍都會形成一個資源龐大的合作圈,劣幣則會供血不足。
更專業、謹慎的主流投資者
經過10年的發展,尤其是15-17年核心群體的快速發酵,區塊鏈投資者的專業度和消息圈子已經成型,未來的區塊鏈項目面對的將是一群更為專業、謹慎的投資者,只有真正有價值的良幣才會收獲投資者主力的支持。類似NEO、INT這樣的價值項目甚至能得到海外粉絲的青睞,走向全球市場。
2018將會是一個為區塊鏈吹去泡沫的年份。末尾問大家一句,你捏穩了手里的價值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