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馮雨瑤
4月29日下午,貴州茅臺召開2021年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會上,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雄軍用“穩中有進、開局良好”整體概括了茅臺的業績。
“茅臺的成績來之不易,我認為主要取決于兩個字,一個字是‘穩’,另一個字是‘改’。”丁雄軍指出,“去年以來公司穩供應、穩生產、穩銷售,最大程度地應對和化解了各類風險,同時,公司主動應對市場和發展的變化,穩步推進管理體制、營銷體制改革,不斷優化產品和品牌結構,釋放了‘改’的活力。”
丁雄軍還表示,近期以來,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構建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二是激活動力引擎;三是繼續發展勢能。丁雄軍在會上坦言,上述工作在2022年一季度已經顯現成效,當然,有些措施的效果還要在以后才會顯現。
“穩”“改”支撐業績高增
貴州茅臺在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94.64億元,同比增長11.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4.6億元,同比增長12.34%:2022年第一季度,這家白酒龍頭增勢依舊不減,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凈利331.87億元、172.4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25%、23.58%。
“去年茅臺已正式躋身‘千億級營收俱樂部’,也成為第一家營收過千億的酒企。”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向《證券日報》記者感嘆,若以1億元為1個“小目標”,按照近525億元的利潤推算,過去一年茅臺每天凈賺“1.4個小目標”。“在經濟增速下行,疫情干擾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千億體量的茅臺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可謂驚艷。”
對于2022年的業績目標,貴州茅臺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的經營目標之一是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度增長15%左右。丁雄軍在業績會上直言:“今年提出實現營業收入1259億元,增長15%左右,相比去年的增速目標折算成絕對量,凈增加164億元,此目標經過了科學、嚴謹的測算,對于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有十足的信心。”
此外,在市場關注的白酒動銷、需求熱度、投資強度、革新力度上,丁雄軍亦表示信心十足。“‘五合營銷法’見效,市場反饋也良好,動銷情況很好。”丁雄軍稱,從“i茅臺”上線的表現看,“i茅臺”自3月31日上線試運營以來不足一個月,截至4月28日,注冊總人數突破1146萬人,累計預約2億人次,每天平均預約人次712萬人,累計形成收入11.88億元,可見消費者對茅臺酒及系列酒(如茅臺1935)的需求依舊很熱。
對于投資強度,丁雄軍在業績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在15.03平方公里的核心產區,大體上已用了8平方公里,還有7平方公里有待開發和建設。“省、市、縣三級政府規劃的核心產區投資建設重大項目有20多個,目前,醬香系列酒的技改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革新力度方面,據丁雄軍透露,公司正在生產質量、市場體系、綠色發展、數字轉型、科技創新和人才建設等進行改革創新,未來茅臺將實施200多個重點科技創新項目。
“價格”由市場說了算
業績會上,茅臺方面也對投資者提出的市場熱點問題做了一一回應。其中,對于有關價格方面的問題,丁雄軍回應稱,價格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規律,關于價格問題,茅臺一直依法依規。“這是遵循法治化原則,也是遵循市場化原則。”
丁雄軍指出,從歷史看,茅臺酒價格形成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對于價格問題解決的辦法是改革。“但改革是系統性的改革,不是簡單地價格調高和調低,改革的根本是要繼續現代化的管理。”
具體在改革上,丁雄軍表示,營銷體制改革關鍵在渠道,既要承認過去一些渠道對茅臺做出的貢獻,同時也要創新一些新的渠道。此外,其指出價格體系的改革,主要是優化產品帶,讓茅臺酒回歸商品的屬性。
“還有一個是產品體系的改革。”丁雄軍進一步補充道,“我們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體系,構建品價匹配、層次清晰、梯度合理的品牌結構,做強茅臺的尊品、珍品、精品等系列,將來在各個價格帶都有茅臺酒和茅臺系列酒。"
“從公司的角度來講,一方面把營銷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另一方面是要進一步理順產品帶和價格帶。”丁雄軍總結稱,相信通過現在打的一套組合拳、實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茅臺價格由市場說了算。
除市場關注的價格問題外,關于公司資金的使用及投資,貴州茅臺方面表示,資金投資主要圍繞兩大部分,即主業和主業外的投資。“圍繞主業的投資主要在茅臺酒及系列酒的生產和銷售上;于主業外的投資而言,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是公司思考的前提,始終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編輯 喬川川)
關鍵詞: 貴州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