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了,一個令考生和家長無比糾結焦慮的問題來了:怎么填志愿?我國目前有3000多所高校、近800個專業,要從這里面選到“最合適”的,聽上去就很不容易。
連日來,網紅考研名師張雪峰關于“報新聞學專業就打暈”的言論,引發了眾多新聞學界和業界的討論。就業難、學歷貶值的現實與網上流傳的那些“天坑專業”、張雪峰們段子無數,都在影響考生們的選擇。
與此同時,大規模的專業改革正在持續推進中。早在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最新的本科專業調整方案,高等專業本科專業目錄新增21個專業,925個本科專業面臨裁撤,其中,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為甚。在2022年,撤銷這幾個專業的院校分別達到27所、23所和22所。“學著學著,專業不見了……”
(相關資料圖)
如何挑選滿意的院校與專業?如何彌補城鄉學生的“信息差”?被所謂的“天坑專業”錄取后悔了怎么辦?怎么看待志愿填報師這一新生職業?觀察者網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生涯探照燈研發總監林楠。
觀察者網:關于志愿填報,現在都呼吁家長以尊重孩子的真實意愿為主,結合考生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家庭經濟能力、專業就業前景等等進行整體分析,您認為在挑選學校和專業時,哪些是需要優先考慮的選項?報考志愿時有哪些基本準則可以遵守?
林楠:我覺得首先要看做決策的目的,就是說填志愿是為了什么?其實每個家庭的訴求不一樣,有些就奔名校,只看學校層次;有些特別看重就業;有些孩子則有特別想學的專業,完全以專業為導向……因此在進行志愿填報時,既要全面考慮各種可能的因素,也要確定自己決策的優先級,確定決策標準。
2022屆大學畢業生月收入較高的前10個專業,圖自麥可思研究
很難說有一個四海皆準的準則可以遵守。這個過程中可以參考很多客觀的信息,但本質上還是回到考生和家長內心,優先級到底是什么?作為高考志愿規劃師,我們主要是梳理整個家庭的想法,將其體現在最終的志愿方案上。我們是輔助他們去完成志愿填報,不能替他們決策。
如果想法沖突,我們會盡量把了解的信息給到他們。比如說某個孩子數學不好,家長非得要求孩子去學跟數學相關的專業,數學專業確實很熱門,就業前景也很好。但我們就會提醒,孩子的數學成績一直都不好,他以后到大學會不會掛科,學不下去等等。
其實填志愿的最終呈現就是一張志愿表,表里需要填目標學校和專業范圍,并進行排序。一般而言,報考學校的層次是由考生的分數決定。而在專業選擇上時,我們通常會請考生做一些專業的生涯測評工具,并進行解讀分析,結合當下的時事熱點、就業等等,再給出建議澄清誤區。
觀察者網:您經手的這些例子,家長和考生會優先考慮的比較占多的是哪一個?比如說就業?
林楠:對,今年就業肯定是熱門,現在宏觀經濟形勢還處于恢復期,互聯網、房地產、教培等行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榮景不再,大家總體的感覺就是就業難了:機會少了,努力與預期回報不再成正比……
在這個背景下,大家都會發出疑問,這個專業就業好不好。我一般都會提醒他們,現在看的就業數據都是前幾年的,是滯后的。
這其實是一個被大家經常忽視的狀況:我們當下所參考的行業發展、就業情況,對考生實際就業而言是一個落后的預測指標。因為志愿填報的結果要到4年大學畢業或者碩士畢業后才會真正的顯現出來。我們站在此刻回想6-7年前,可以預想到互聯網、房地產、教培行業如今的情況么?
所以如果選的專業孩子根本不喜歡,大概率他以后也不會干這行。由于中學階段生涯教育的不足,不少學生在中學階段缺乏對專業、職業的探索,因此要在大學四年乃至更長的學習中,慢慢找到自己專業和興趣方向的結合點。事實上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完全對口的工作的人也不是特別多。即使專業沒選好,也有機會有別的發展,只是可能要多走一些“彎路”。
2023年6月25日,河北省邯鄲市,在第一中學舉行的“2023年高招咨詢會“上,考生和家長在了解高校招生信息。圖自IC Photo
觀察者網:近些年,高校專業設置更加強調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一些“上新”專業具有當下熱度高、行業領域優勢明顯、符合國家發展趨勢等特點。其中,今年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數字”“智能”成為高頻詞。這些優化改革出現的新學科專業能否成為填報志愿的新“風向”?
林楠:其實目前來看,高校設置新專業、新學科反映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也可以看出新技術的出現對許多專業本身如何更加適應新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應對這種做法,高校可以直接設置一批相關的專業,也可以引導原先的專業進行相應的改革。但是改革的落實需要依靠相關專業的老師、相應的課程調整,包括設備的改善等,這些也許還需要一些時間。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圖自知乎網友@lvximing
不確定是否有專業可能面臨招生壓力,因此改個名字,設置個新專業跟風,等風頭過了,這個專業可能又撤銷了。現在每年撤銷的一些專業就是這么來的。
既然人工智能的到來已經不可逆,那么現在如何來培養學生的AI素養呢?是否需要開一門通識課來介紹AI呢?或許這也是一個值得來思考的問題。
6月5日,蘋果公司推出了其首代混合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vision pro。圖自Apple官網
觀察者網:最近還有一個由“要不要報考新聞學”引發的專業之爭。在您看來,有沒有所謂的萬金油專業?無論是專業教授內容還是專業設置本身,如何改變專業和就業脫節的情況?
林楠:專業和就業脫節問題,其實就跟學校到底在為什么培養人有關,到底培養目標是不是只是為了就業?還是說就業只是一項指標,985高校很多都是培養科研能力。
還有你提到的“萬金油”,那些沒有什么壁壘的專業,多數都是偏文科、偏素養類的積累。這一類的專業,現在好不好就業?今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確了到2025年的相對量化的近期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明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那么哪些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呢?或許去看看哪些專業畢業生抱怨不好就業就大概了解了。
但我也想提出一個疑惑,為了學術發展要設置學科專業我能理解,為什么都在本科階段設置?舉個例子,公共管理現在是被撤銷的熱門專業,但是今年備案新增的專業里面,公共管理類又新增了兩個。一方面似乎這個專業需求量不大、就業一般,另一方面你從學科建設的角度還要搞細分,我覺得這種細分是不是應該往研究生階段去設置。
又如今年東南大學新增一個專業叫未來機器人,原來有個專業叫機器人工程,兩個專業到底有什么區別?我剛開始看到這個新增專業時是有疑惑的。我不反對交叉學科,但是是否有必要在本科階段就強調交叉,個人有些保留意見。
回到爭議的新聞專業問題上,隨著技術進步,傳統媒體逐漸被新媒體、自媒體取代,原先能夠提供給新聞學或新聞相關專業,包括播音主持的崗位,現在不再招人,但高校里的專業又得繼續開著。而且新聞本身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師資配置上有沒有那么多在一線做過的老師。很多傳播學博士,實際上自己都沒寫過新聞。就我接觸到的案例來說,今年明顯幾乎沒有人說要報新聞學。
張雪峰引起爭論的言論
同樣地,和新聞學類似的那些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老師是否能夠與時俱進,滿足時代對專業新的要求、了解最新的趨勢,課程的培養方案或者人才培養方案,都是個問題。
現在,整個社會更傾向于那種有各種學術背景交叉的人。高校的培養方案,應該鼓勵新聞專業學生去輔修財經類、甚至是理工科的課程。傳媒只是一個載體,專業領域的知識可能更重要一些。
從學科研究的角度,每個專業都有存在的意義,但多數人不會從事科研,他們怎么辦?這個話題被討論我覺得是有意義的,至少引起了大家對專業設置以及就業問題的思考。
觀察者網:“考得好”不如“填得好”。在志愿填報過程中,許多考生會一味強調地域的重要性,甚至不顧實際分數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又或者,為了擠進985、211,選擇去偏遠的地區。考生報考志愿時,在學校、專業、地域,這三者之間,該如何取舍?
林楠: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到我們之前說到的,讀大學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說有沒有去結合當下的整個時代的發展的趨勢去選擇?有些家庭就想讀一個公費師范生,確定未來“有編”,并不非得要去大城市闖。
志愿填報的直接結果會影響就業,而職業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性職業,一類是經驗積累型職業,前者多與理工農醫相關(傳統上,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職業早期收入就比較高,但可能面臨35+的危機;后者好像專業壁壘低,但又很需要,職業早期掙錢不易,后期收入看好(如銷售、教師、咨詢師等)。
如果想靠技術門檻吃飯,專業比學校重要。比如說你就想搞計算機,卻去學會計,這肯定不行了。企業要招技術人才,肯定看專業對口;但如果想往那種偏通用崗位發展,比如銷售、人力資源、行政等,其實沒有特別要求專業。
靠技術還是通用或是奔名校,多數人在選擇的時候,其實沒有想好這個問題。
觀察者網:可以這么理解嗎?建議考生可以盡早去做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林楠:對,這個是很重要的,今天還有一個家長問,糾結這個專業那個學校要不要留,我就問他孩子適合搞技術還是通用?如果更愿往通用方面去發展,他在大學期間需要更加重視實習經歷,積累經驗。這時候,以后要在哪發展,選擇的城市就顯得很重要。
觀察者網:這個專業究竟是什么,出來以后做什么,收入如何……在海量信息面前,家長和學生往往會顯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填報志愿。對此,家長和學生該如何甄別出有價值的信息,避免陷入迷茫和焦慮?
林楠:很多家庭做決策沒有主軸,“既要又要還要”,往往這種是不現實的,大多數人的分數不支持滿足全部需求。
這就遇到收集信息的問題。舉個例子,比如以后希望去國家電網工作,那么就要去分析國家電網的招聘情況,員工主要招收哪些高校的,從數據上看電力系統更愿意招比如華北電力、上海電力、東北電力這樣電力系統內高校的學生。
要讀研,就優先關注升學率、保研率的數據;規劃本科畢業直接就業,就要去看哪些學校就業情況比較好,實用性比較強,就業率高。很少有選擇能夠滿足所有需求,除非高考分數特別高。
觀察者網:還有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城鄉之間、地域之間的信息差。尤其是對縣域鄉村學生而言,更加缺乏對院校和專業信息的真實觀察,如何打破彌補這種“信息差”?
林楠:不容易的。今年因為我們正好參與了企業推出的公益高考服務,接觸到這樣的學生,他們更多問的是我們平時可能不太接觸的專科層次的學校,我覺得自己都回答不上來。
往往去縣域招生的老師就很少,我覺得教育部也可以要求各個省去提供公共服務,地方或許要做更多的事情,通過新媒體讓大家去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另外還有社會公益項目。
我看到現在其實地方政府已經在組織專家團隊提供志愿填報政策咨詢服務,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很迷茫,尤其是縣域鄉村考生。“當城里的孩子在考慮選什么專業的時候,鄉村的孩子還在問這個專業是什么。”
中學階段生涯教育的缺失,大家都在拼分數,考得不錯“分都浪費”的情況每年都會發生的,很可惜。明年又有很多省新高考了,每年本科批次合并以后,很多學生對那些獨立學院都不是很了解的,這個時候怎么辦?學校里也沒有足夠的老師去指導又怎么辦?
所以這都是通盤要去考慮的問題,大家千萬不要覺得,講過一遍都會知道,有的題都做了無數遍,高考也不一定會做,更何況這種這么重要的事情,其實需要反復的去強調去說去解析。
而在那些媒體都觸及不到的地方,政府是否可以承擔更多指導性的工作?高考志愿填報是分省,而且每個省的情況又很不一樣,偏遠地方的咨詢師可能都比較少,純公益需要政府采購服務。其實我覺得生涯咨詢志愿填報就跟政府采購法律服務是一樣的,采購其他的公共服務有專業人士去做,給相應的報酬。
觀察者網:被視為“人生大事”,志愿填報已成為一樁熱門生意。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到幾萬的一對一服務,甚至還有幾分鐘自動生成志愿。這些辦法靠譜嗎?如何看待志愿填報師這一新生職業?
林楠:首先這個行業能不能稱之為一個行業,都是一個問題。你看人社部最新的職業分類大典里面,就沒有志愿規劃師這個職業,也不容易有一個所謂的行業標準。
一個好的填報師,可以讓考生降低試錯成本,并把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到志愿填報中去。但這個事情畢竟人生大事,花錢購買了服務,自己也要及時學習,綜合考慮和判斷,咨詢師之前做了多少個案例,所在的機構是否成熟等等。因為萬一失誤了,損失還是得自己承擔。
2023年6月26日,浙江杭州,考生和家長在浙江省2023年高校公益招生咨詢會上向各家高校了解招生信息。圖自IC Photo
包括政府希望學校去提供服務,但是老師是否得到相應的培訓,如果學生聽了老師的建議最后錄取的并不滿意、甚至出現退檔或滑檔的情況,那么老師能否承擔得了這個責任?不管是生涯規劃師還是學校老師,更多的其實還是提供信息上面的咨詢,最終需要自己去選擇。
我認為,提供服務有幾個層面,首先是政策的解析,如說高報的政策分什么批次,其實這個東西都講得很少。雖然現在很多省市教育考試院都已經發了視頻,但要知道家長的認知水平不都那么高,有些內容可能理解不到位。另外包括填報的思路,填報的依據,我們本科院校3070多所,專業792個,那么厚的志愿填報指南,新高考院校專業組里面那么多專業,又得服從調劑。如果平時不開展生涯教育,讓學生短時間內去了解這么多的專業和學校根本不現實。
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在現有的高考招生規則下,所有人都錄取到理想的學校和專業是不可能的。
新高考完了說是推進選科,要做生涯教育,真的做了嗎?學生真的了解這些嗎?考生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考試上,但在關乎人生重要選擇的事情上,投入的還不夠。我那天看一篇文章很有感觸,文章說高考只是一場考試,志愿填報才是人生的開始。
觀察者網:如果成功被錄取進入大學之后,發現跟自己的想象不符合,怎么才能及時調整和確立清晰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
林楠:這種情況太常見不過了,在任何學校都可能發生。受所謂“一分不浪費”思想或時下“熱門時髦”影響,而忽視學生自身的興趣和能力,錄取時剛好沖進去了,那一刻可能很開心,等到正式學習課程的時候就傻眼了。
高校轉專業的門檻始終不低,大部分高校仍對轉專業資格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包括專業排名、績點、高考文理選科情況等。近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完善轉專業政策,降低學生轉專業難度,給大家提供便利。
這時候還得去想到底適合干什么、想干什么,因為換一個專業也得知道往哪換才行,包括修雙學位、修輔修,目標必須要清晰。
還有一些對本專業不感興趣,但就業方向是自己比較熟的。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比如一個考生性格特別開朗,想做銷售,誤打誤撞被一個所謂“天坑專業”生化環材錄取了,策略是什么?先爭取畢業,即使學習做不到非常扎實,也盡量能及格,順利畢業。畢業以后還可以去干這個行業的銷售,可以轉化思路嘛。
其實人生有很多可能,如果真遇到這種問題,要跟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或者家長認真談一談,去幫助自己開拓思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