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本來就作為社會開放、包容象征的大學,更有必要帶好頭,引領社會盡快走向正常化。
▲大學校園資料圖。圖文無關。圖/新華社
文?|?羽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前,新冠疫情陰霾正在逐漸散去,但關于大學校園該不該對外開放的話題,卻在近日再次引發熱議。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在一場約3.7萬人參與的網絡投票中,2.5萬人認為大學校園應該開放。然而,幾乎所有受訪的高校師生都談到,三年疫情以來,高校收緊開放權限,直到現在依然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
報道中,記者咨詢了全國約10所位于不同地區的高校,除極個別高校沒有任何限制措施以外,大部分高校都需要一定的入校程序,比如通過在校師生預約申請;有的則直接表示,“現在校外人士不能參觀,沒有辦法可以進。”
自今年春季開學后,全國已有不少高校宣布恢復校友出入校權限,部分高校也開始允許家長和校外人員申請入校。這種有限度的開放,可看作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高校走向常態開放的一種過渡。
但隨著時間推移,眼下是否應盡快結束這種過渡階段,讓高校徹底恢復到疫情前的開放狀態,或有必要予以新的審視。
實際上,目前大部分高校對特定群體的預約開放,一定程度上仍遺留著明顯的“防疫管理”烙印。這盡管較此前的封閉狀態要好得多,但給師生帶來的不便,依然不可忽視。
如有大學教授反映,目前多數快遞、外賣,仍不被允許進入校園。而即便是向教職工和學生的親友開放,也仍需要“一事一議”的審批,甚至有些高校繼續要求,校外人員“非必要不進校”。顯然,這種狀況與疫情前的大學開放程度,還有著相當的距離。
開放本是大學最基礎性的特征之一。社會需要開放的大學,大學也需要在開放中擁抱社會。
一方面,大學的很多資源配備,從科研、學術資源,到一些公共設施,其在設計之初就植入了公共性質。如果將大學校園與社會隔絕開來,實際上也是對這些資源的浪費,并可能帶來知識傳播、資源共享的阻隔,不啻為大學角色的自我矮化。
另一方面,高校的學術人文交流,產學研對接,學生實習、調研等,本身也都需要與社會保持正常的聯系。
比如,有不少高校學生反映,受到進校管控措施的習慣性影響,現在一些大學的線下活動已盡量減少。這意味著校園活力仍處于被抑制的狀態。而由于很多校際學術交流涉及入校審批,一些學術活動同樣受到掣肘,不少高校教師也習慣了少出差,少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諸如此類的現實問題表明,有限度的開放模式已影響到大學正常功能的恢復,甚至帶來一些長遠性的傷害。可以說,盡快解除入校管理上的“繁文縟節”,是大學全方位回歸正常化運轉必須要邁出的一步。
不可否認,哪怕是在疫情前,高校大門是否應完全向社會敞開,也不無爭議。因為大學對社會開放,的確會帶來一些現實問題。如一些高校食堂、圖書館由于校外人員進入,可能會導致資源變得更緊張。
但是,相對于這種不利影響,正常開放帶來的益處明顯大得多。更重要的是,這種不利影響,是可以通過一些針對性的管理措施來控制的。如限定一些特殊區域只對師生開放,或在開放時間上作出規定等。
目前大學校園只對特定群體預約開放,或許省掉了一些管理成本,但卻無形中放大了高校與社會的距離感,這里面的得與失應該不難權衡。
事實上,眼下馬上就迎來畢業季,企業校招等活動都進入高峰季,將大學之門開得更大,讓高校與社會的交流交往變得更順暢,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
更要看到,當前社會方方面面都在致力于加快走出疫情的陰影和一些防疫管理慣性。如這段時間,很多地方都已明確乘坐地鐵不再要求強制戴口罩。在這方面,本來就作為社會開放、包容象征的大學,更有必要帶好頭,引領社會盡快走向正常化。
開放、共享是現代大學運行的基本原則,不開放、不共享只能是特殊狀態下的例外。這一共識,不應該因為過去三年的特殊情況就被改變。后疫情時代來臨,是時候回到大學開放的應然狀態了。
撰稿 / 羽木(媒體人)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