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希貴? ? 編丨May
今天已到了重新定義教師勞動性質的時候了。過去我們一直自稱知識分子、腦力勞動者。但今天,我們還敢這樣說嗎?
有些地區,學生家長平均學歷比老師都高,我們再用腦力勞動者來區分教師和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已經不合時宜了。那么,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定義教師的勞動性質?
(資料圖)
我想說,今天教師的勞動性質,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勞動。
中小學教師面對的是未成年人,他們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情緒和心理都不穩定。這就要求老師必須有穩定的情緒,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并通過對自我情緒的管理影響學生,幫助他們建立穩定均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問題是,這樣的情感管理、情緒勞動,我們是否有培訓?我們的教科書、學科門類是否有這樣的設計?可以說,在這個方向上,我們還任重道遠。
關于情緒管理,我們首先要建立基本的價值觀,包括人性觀、權責觀、問題觀,這樣做好情緒管理才可能有牢固的根基。
人性觀
每個人心里都同時住著“魔鬼”和“天使”,二者此消彼長。喚醒和放大學生人性中“天使”的一面、光亮的一面,進而讓學生以陽光、積極的方式來成長,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如何讓學生發揚人性中光輝美好的一面,遏制人性中“魔鬼”的一面,就要用到教育中的一個策略——轉移目光:當教師發現學生身上的缺點不足時,不要緊緊盯著這些問題不放,而要轉移目光,挖掘學生身上的優勢、潛能,通過提升學生身上“天使”的一面,抑制“魔鬼”的一面。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策略。
權責觀
走出大學校園站上講臺,你可能就面臨很多個人權利的喪失。比如,你在大學穿衣打扮可以隨心隨性。但當了老師,過于隨性的穿著打扮可能就不合適。讀大學時,面對社會熱點話題,你可以慷慨激昂,隨意評判,但在中小學,你就要斟酌自己的言行是否會對未成年人帶來負面的影響。
因此,隨著角色的轉換、責任地位的提升,我們就知道部分權利一定會喪失。理解了這一點,我們的心態就會相對平和。
問題觀
老師要學會與問題和平相處。這個世界是由問題組成的。如果沒有問題,世界也不復存在。有問題才會想著去解決,有很多問題需要隨著時代發展以及時間、條件的變化才能解決。
如果是系統中的問題,就需要優化系統。個性化問題,要個別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無法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解決,這就需要老師以良好的心態靜待花開。
教師的價值
教師的價值不是通過外在評價體現,否則我們始終無法進入自由王國。自由不是追求別人的認可,如果只有通過外在評價體系獲得價值,那教師只能成為評價的奴隸。
教育教學是世間最復雜的高級勞動,教師的職業不僅是傳承過去,更是創造未來。我們必須把價值放在學生身上,從學生那兒反觀我們的成績,這時才能真正知道教師這個崗位的意義。如果我們忘記了學生,可能就會陷入迷茫、困惑。
既然教師是情緒勞動者,那么我們就要規劃和管控好情緒。
首先,我們要明確人有多少種情緒。人的情緒有喜悅、悲傷、厭惡、生氣等十多種。如何管理好工作中的情緒?如何獲得更多的喜悅?這里我分享幾個小小的策略,如“4×4”調適法:先吸氣4秒,再屏氣4秒,再呼氣4秒,再屏氣4秒,強烈的負面情緒就會減掉80%。
還有一個叫90秒法則,當我們面臨壓力的時候,需要90秒的時間,讓大腦和身體完成“自我清潔”。包括30秒數數、30秒深呼吸、30秒的肢體擠壓,如此以來就可以極大減輕心理壓力。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當代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