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有網友“超級無敵小學生”發出了兩張水滴籌用戶的退款到賬截圖,一個退款到賬50元,一個退款到賬200元。退款的原因追溯起來,很簡單卻也很唏噓:他們幫助的患者已經去世,不再需要這筆錢。平臺將這部分善款原路退回給了捐款人。
其實類似的經歷,一早就有網友在微博和小紅書上分享過。翻看這些社交平臺發帖,文字無一不帶著遺憾和惋惜。
(資料圖片)
“其實所捐金額不大,只是想給有需要的患者跟家屬一份希望,希望患者能度過難關。”
“不想收到這種退款,愿世間所有人遠離病痛,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 ”
“看到這個突然很慶幸沒有收到這種退款,有收到過感謝信息,愿世界無災無病,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自從當了母親,這消息傳來第一感覺是,這個媽媽怎么受得了......愿時間少病痛”
愛心背后,總有一份份沉甸甸的希望……
互聯網個人大病籌款走過六年,已經成為了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重要補充,很多用戶通過大病籌款渠道獻愛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善意的傳遞。更有一些用戶,通過這個渠道,獲得了生的希望。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累計約4.2億人士通過水滴籌為超過269萬名患者捐贈了約554億元醫療資金。
在了解網友收到退款事件始末后,我們也從水滴籌平臺獲悉,退款其實是平臺的長期行為。查詢水滴籌每月資金公示,我們發現,平臺每月都會公示上個月退款情況。根據今年1月份的數據,水滴籌共計退還贈與人接近131萬元。
哪種情況會引發退款行為,平臺解釋,有些患者因離世不再需要后續醫療費,也有些患者治療效果理想提前出院,后續只需少量康復費用,這種情況下,剩余的醫療費用,水滴籌會與患者家屬溝通后按比例原路退回捐款人。
對廣大曾經幫助過受困人士的網友來說,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退款,或許是因為你幫助過的患者情況有所好轉。
在水滴籌平臺上,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類似案例。2020年,曾因一場車禍造成顱腦嚴重損傷、成了“植物人”的蔣力,多次被下達病危通知書,妻子丁瑛通過水滴籌發起求助,20天內,愛心人士為他們籌集到183,022元救命錢。兩年間,丁瑛不離不棄用愛守護,奇跡般喚醒了丈夫,還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助農直播做得有聲有色。2023年2月26日,她把當初籌集到的18萬余元全額退還至水滴籌,原路返回至愛心人士賬戶。
新疆女孩苗彥彥,曾于2019年5月在水滴籌發起求助,獲得3565位愛心人士幫助,順利完成治療,她通過自身努力在網絡上銷售農產品,終于湊齊了當年籌集的126,482元,并于2021年8月返還至水滴籌,全部退還給3565位捐款人。
網友慷慨獻出的愛心,成為了困難人士的希望,在情況好轉之時,被幫助的人也沒有貪戀這份愛心,而是選擇退回善款,讓資金盡可能流動到更需要幫助的人手中,借助平臺,善意不斷流轉。
在#最不想收到的一筆退款#的話題底下,也有網友留言,鼓勵和贊同平臺公布捐款和退款詳情的做法,讓每個捐款者都能夠知道自己的善款去向。每一筆捐款有據可查 ,才是用戶對平臺信任的基礎。
早先大眾針對大病籌款平臺的爭議很多,主要集中于善款用途等方面問題。而消除公眾質疑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公示,接受監督。互聯網讓信息更加高效流通、平臺的存在讓捐款更加便利,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通過大眾籌款平臺奉獻愛心,施以援手,公眾對平臺的關注越多,就越需要平臺自律,主動擁抱監督。
平臺退款的行為,讓用戶看到了每一筆善款都有據可查,也讓用戶感受到愛心有所重視和回報,無論對受助人還是平臺來說,善款都不是石沉大海,展現了大病籌款平臺應有的人性化和溫度。
伴隨著“個人大病求助平臺”,在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積極意義凸顯,籌款平臺更應該堅持規范管理,讓平臺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