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近日表示,香港正在和深圳前海溝通“私募基金通”,但暫時投資范圍未定。
【資料圖】
中國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星島》專訪時表示,計劃和深圳前海合作,協助在香港港注冊的私募基金,只需通過簡便審批手續便可到內地投資。
特區政府亦與前海商討,讓香港會計師在大灣區提供服務,讓會計業界有更多發展機會。許正宇鼓勵金融及會計界北上發展。
許正宇表示,前海與香港地理位置接近,在金融方面亦有很多合作機會。其中一個香港與前海可以對接的范疇,就是私募基金行業。他說,特區政府一直極力促進私募基金發展,包括早前建立新的法律架構,允許私募基金以有限合伙方式成立,運作上有較大彈性,至今已帶來超五百只新基金注冊。私募基金除了直接帶來資金之外,還會推動金融業周邊各個環節的發展。打通私募基金往內地投資的管道,對香港金融業有很大益處。
兩地合作有巨大協同效益
他續稱,私募基金通常投資一些高風險、高回報項目,深圳的高新科技產業發展良好,而香港有聚集資本的能力,兩地合作將帶來巨大的協同效益。
現時和前海磋商的方案,是讓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基金,可以通過一些便捷安排,在內地進行投資。對于一些希望捕捉內地機遇的私募基金,具有一定吸引力。雖然外資私募基金亦可以用其他各種渠道,不經香港直接到內地投資,但按照與前海磋商中的方案,私募基金如在香港注冊,往內地投資時所要進行的審批程序,或者要符合的規例,都會少一些。
至于這些在香港注冊的私募基金,在內地投資有什么限制,是只能投資大灣區抑或全國皆可,則仍有待前海方面研究。許正宇指出,如果落實和前海在私募基金方面的合作,某程度上,是屬于監管規則的對接,反映內地認可香港的基金注冊制度,亦可理解為“私募基金通”的首階段。
另一方面,通過和前海合作,特區政府可以為香港會計業界,在大灣區取得更多發展機會。他說內地對香港會計專才需求很大,因為香港會計從業員的工作標準和操守,早已獲得廣泛認同。
政府正和前海商討,容許一些未有內地執業資格的香港會計師,在前海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合伙人,從而獲準在大灣區從事某些特定范圍的工作。香港會計師可以把他們的專業知識以及工作經驗,在大灣區一展所長。除了私募基金與會計服務之外,香港和前海的合作,日后還會逐步擴展至其他領域。
擬準無盈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
許正宇鼓勵香港金融界以及會計界北上發展,香港金融業不斷與內地市場對接,固然帶來很大商機,但作為傳統強項的新股集資業務,他認為卻有后勁不足的兆頭。
多年來香港新股集資額位居全球TOP3,但今年上半年竟跌至全球第九位。許正宇指出,近期市況波動,很多公司因此暫緩IPO,但政府的著眼點在于優化市場。他舉例稱,港交所正研究,允許未有收入和盈利的大型科技公司來港上市,以拓寬新股集資渠道,但亦會兼顧保障投資者權益。
關鍵詞: 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