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板材(000761)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1、行業發展情況(資料圖)
2023年上半年,鋼鐵行業呈現產量回升、消費內弱外強的局面,整體不及預期。尤其進入二季度鋼鐵下游行業需求不足,鋼材基本面逐漸惡化,鋼價整體偏弱運行。上半年鋼鐵市場仍處于“高成本”、“低利潤”的狀態。2、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及其用途報告期內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有鋼鐵冶煉、壓延加工、發電、煤化工、特鋼型材、鐵路、進出口貿易、科研、產品銷售等,基本建成了以汽車鋼為主的精品鋼材基地,形成了60多個品種、7500多個規格的產品系列,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產品比例達到80%以上,汽車表面板、家電板、石油管線鋼、集裝箱板、船板等主導產品,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機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筑裝潢和金屬制品等領域,并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3、經營模式采購模式:公司采購模式包括國內采購和國外采購,國內物資采購通過集中采購、統一招標、比價、磋商的模式進行。國外物資采購通過長協采購、直接采購、公開和邀請招標、詢比價、競談、磋商采購等模式進行,主要由本鋼國貿代理。銷售模式:公司的銷售分為內銷和外銷,內銷主要采用直銷模式,對大客戶由公司直接對其銷售,其他中小客戶通過各區域銷售子公司對其銷售;外銷主要利用本鋼國貿多年來在國際貿易中積累的強大的營銷網絡,由其代理公司產品出口,并支付本鋼國貿代理費。4、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報告期內,面對嚴峻的鋼鐵市場形勢,公司緊密圍繞鞍鋼集團“7531”戰略目標和本鋼集團“1357”工作指導方針,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樹立“現金為王,用戶至上”的經營理念,盯緊市場,狠抓現場,錨定行業先進水平,用足“對標+精益”兩項硬措施,推動極致降本和質量提升,以改革促活力,用效率增效益,全力以赴防風險堵漏洞,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生產經營和企業改革成效,公司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公司主要經營指標完成:生鐵產量502.94萬噸,同比增加7.93萬噸,同比增幅1.6%;粗鋼產量566.88萬噸,同比增加47.06萬噸,同比增幅9.05%;鋼材產量813.71萬噸,同比增加4.27萬噸,同比增幅0.52%。回顧上半年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實施精品戰略,汽車板產量、質量創新高。汽車板共生產124.9萬噸,同比提高24.4萬噸。用戶和產品內涵顯著提升,直供用戶訂貨比例提高到84%,拳頭產品比例提高到35.28%。獨家獲得奔馳重卡CXT新車型38個零部件發包份額;順利通過寶馬、上汽乘用車等產線認證和11項產品認證,完成通用、理想、奇瑞汽車認證,本鋼板材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2)堅持用戶需求,實物質量水平大幅提升。全面貫徹公司質量、服務“七條鐵律”,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強力推進“體系+精益”標準化建設,提升本鋼板材品牌硬實力。全工序原品種一次合格率大幅提升,質量成本降低15%;A類直供用戶合同、主機廠合同交付率達到100%。(3)推進極致降本,工序降本效果顯著。依托日清日結系統,緊盯采購、制造、銷售,堅持對標挖潛,以“零浪費”理念層層分解降本指標到崗位。公司噸鋼耗電、魚雷罐周轉率、轉爐煤氣回收、一熱軋產量等19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4)持續集中優勢力量,打造“明星產線”。以“明星產線”為引領,通過資源、政策等方面的傾斜,在實現經濟運行的基礎上,大幅提升生產效率,重點指標持續向好。各工序“明星產線”多次刷新產能紀錄。(5)開展精益改革,推動管理提檔升級。推進主輔分離、管辦分離、專業化整合,機關部門編制優化118個。成立物流中心和資源服務分公司,推進主輔分離,實現物流資源及再生資源的深度整合。全面開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相關行動,實施108項提升任務,完成率達到93%以上。舉辦作業長特訓營,以問題為導向,開展“紅牌作戰”活動,發現異常456項,完成整改95%;推進精益課題82項、改善提案1077項。開展“兩制一契”創新穿透式考核模式,簽訂率100%。(6)守住安全底線,打造現代綠色鋼企。按照“四個統一”要求,強化相關方管控,實行“黑名單”制度和區域限制性管理。開展全要素、全流程風險辨識,累計識別安全風險11353項,全部實施動態管理。堅持“六個結合”,樹立“主動干、全員干、快速干”理念,大力推進花園式工廠建設。按照“四化”清單總體建設進度完成89%,新增綠化面積29萬平方米,綠化率達到14.53%。二、核心競爭力分析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和“精品+服務”的發展模式,以建設極具國際競爭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國內一流特鋼基地和綜合服務商為戰略目標,發揮戰略引領作用,圍繞提質增效、品種升級、科技創新、綠色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創新經營管理思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綠色化、智能化發展。1.生產制造能力。以“明星產線”為引領,細化產線分工,推動經濟運行。堅持以鐵系統為核心,重點抓好鐵鋼工序銜接,合理匹配鋼后工序產線及資源,以提升汽車板為代表的拳頭產品增量為主線,持續優化產品和用戶結構,推動效益最大化。抓牢質量“生命線”,以公司質量、服務“七條鐵律”為根本出發點,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推進“體系+精益”標準化建設,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2.裝備改造升級。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從公司長遠發展出發,統一思想,明確定位,統籌加速推進設備升級改造。2023年公司下達固定資產投資計劃15.2億元,重點實施料場環保及智能化升級、1780產線升級、冷軋總廠一冷軋主體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等項目。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嚴把技術水平關、能源消耗關、環境保護關,關鍵技術裝備水平達到行業先進。目前,煉鋼廠5號RH精煉改造、煉鋼廠新建三次除塵系統等一批重點工程已經投產,煉鐵總廠料場環保改造、能源管控中心能源集控等項目將在2023年9月進入調試階段。3.新產品開發能力。成功開發新產品26個牌號,其中24個牌號實現市場銷售,同比增加105%。成功開發鍍鋅高強QP980+Z,使公司第三代汽車用鋼家族再添一員。以18CrNiMo7-6為代表的特鋼產品,填補本鋼風電齒輪用鋼空白。孕育首發產品,完成Delta-TRIP780實驗室研究及高強高疲勞性能輪輞用鋼BG650LW工業化試制。4.技術創新能力。依托遼寧省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平臺,開展新產品開發和前沿性技術研究,與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科技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10項。標準方面,起草企業標準60項,在研國際標準2項,在研國家、行業團體標準18項,新發布實施團體標準2項。知識產權方面,上半年受理專利數量210件,授權專利數量100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6件,通過海外專利授權2件。科技成果方面,《基于預氧化技術的集約型超高強鋼鍍鋅雙相鋼系列產品開發》等9項科技成果獲2022年度遼寧省科技進步獎提名,創歷史最好水平。《2000MPa熱成型鋼》榮獲第五屆中國汽車輕量化設計大賽一等獎,《熱沖壓鋼系列化產品開發》被收錄“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先進材料領域。5.綠色發展能力。按照國家及遼寧省對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政策要求,依托專業規劃研究機構,科學編制環保提升規劃和項目實施計劃,通過清潔生產、三廢治理、環保管理、“AAA”級景區花園式工廠建設等全方位綠色化提升,實現環境質量社區化。促進產城融合,力爭將公司打造成與城市和諧發展的“生態鋼廠”。6.智能制造能力。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抓手,推進“本鋼鋼鐵產業管理與信息化整體提升項目”銷售管理、科研管理、生產管理等10個業務系統的深度應用。推進質量一貫制等智慧質量示范項目和能源集控、鐵前集控項目的落地實施,促進公司數字化建設轉型。以十四五規劃核心指標為指引,推進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等“四化”指標建設,生產單元重點區域產線自控化率提升30%,生產執行系統建設覆蓋率達到100%,3D崗位換人率、四化產線及四化工廠的建設完成率提升30%。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1.宏觀經濟政策風險2023年,俄烏戰爭及地緣沖突持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美聯儲連續加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出口環境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國內鋼鐵行業下游需求總體偏弱,供大于需的市場格局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國內鋼鐵布局優化調整加速,鋼鐵企業戰略重組持續推進,國內穩增長財政、金融等宏觀政策變化將對鋼鐵行業發展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應對措施:一是加強國家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研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提升政策研究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二是搶抓宏觀政策調整發展機遇,及時優化調整戰略規劃,聚焦安全、綠色、高效、智能、精品等關鍵領域,堅持極致思維,深化精益運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打造更多比較優勢,不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努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2.原燃料價格及供應風險全球鐵礦石供應壟斷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國內鐵礦石需求對外依存度高,煤、焦等戰略資源短板明顯,我國鋼鐵行業“基石計劃”實施時間短,鋼鐵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較弱。礦石、煤焦黑色系資源金融屬性增強,國內外游資投機炒作頻繁。節能減排政策持續深化,上游煤焦企業產能受限,內外部多種因素導致原燃料價格高位波動頻繁,原燃料價格及安全保供風險增加。應對措施:一是堅持“預測式”經營采購理念,加強原燃料供給和市場需求分析研判,構建原燃料采購模型,科學把控采購時機,及時調整采購策略;二是加強原燃料供應戰略合作,鞏固拓展國內原燃料采購渠道,深度聚合原燃料資源,加快形成國內、國外雙循環供應鏈安全保障格局,提升規模采購價格優勢;三是優化生產爐料結構,調整原燃料采購結構,合理控制原燃料庫存,有效減少原燃料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大限度降低原燃料成本。3.環境保護風險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的推進,環保部門持續增加對鋼鐵行業污染治理的監管力度,鋼鐵企業環保投入和運行成本升高,鋼鐵企業將面臨日益遞增的環保治理壓力。應對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經營體系,即通過裝備節能環保升級、先進技術推廣應用,進一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和污染物綜合治理,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二是積極開展產品生態設計和生命周期評價,打造綠色低碳產品;三是加強現有環保設備設施的運維和標準化操作管控,重點強化對大氣污染源的監控力度;四是以建設“AAA”級景區花園式工廠為抓手,傾力改善廠區環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