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提到糧食生產,大家都會想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確袁隆平畢生研究雜交水稻,大幅提高水稻產量,讓中國人吃上了飽飯。糧食的種類繁多,除了水稻,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糧食作物的小麥,維系著人體生命,關乎著大眾健康,在小麥育種領域,就有一位被稱為“麥癡”的農民育種人,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小麥育種專家——弭尚嶺。30多年時間里,弭尚嶺用不遺余力研究小麥育種,實現了小麥大量增產,為農民帶來了實際創收,造福了廣大農民。他不僅解決了農民的脫貧致富問題,更為中國人的糧食安全及健康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同時也促進了我國農業發展之路。
育種卅年多磨礪
理查德·耶茨說過,“如果一個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內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個人獨自去做。”這句話正像是弭尚嶺的真實寫照。弭尚嶺出生于農民家庭,如果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真的“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話,那么在他身上確實應驗了,他自幼喪親,跟隨大伯生活,但大伯家境也不富裕,二年級就被迫輟學。貧苦的生活沒有打垮他,他靠著驚人的毅力,堅持自學鉆研,學完了小學課程。農民靠天吃飯,他經常看到村民辛辛苦苦種的小麥,有時卻由于天氣原因產量減少,他就想是否有哪種麥子生命力強還產量高呢?當時的他心中升起了一種自己也說不上來的感覺。
1985年,弭尚嶺在報紙上看到一則美國“噸麥”的廣告,他被吸引住了,拿著大伯給的10塊錢,買了2斤小麥種子,并按說明書用人工點播方式種了2分地,結果第二年,小麥長勢特別好,畝產達到630斤以上,而當時樂陵小麥平均產量只有400斤左右。消息傳出去,村民沸騰了,紛紛前來換麥種,誰知86-87年度天氣寒冷超出往年,很多麥苗都凍死了,嚴重影響了鄉親們收入,村民們也感到十分失望。
原來外來的種子并不適應我國冬麥區環境不抗寒,從那時起,弭尚嶺就開始嘗試培育適合國內種植的高產麥種,當時的他還不知道,選擇小麥育種這條路,就是選擇了荊棘與坎坷之路。他只想要幫助村民們培育出產量更高的麥子,此后,除了每天奔走于田間地頭,他還經常到當地農業局向專家請教。有一次偶然機會,他在小書攤上發現了一本《作物遺傳育種學》,頓時如獲至寶,當即買下,回家細細鉆研,只有小學文化的他硬是靠一邊查字典一邊學習,終于掌握了小麥育種的基本理論。最終,他培育出了一種新的優良麥種,平均畝產與普通小麥相比增產200多斤,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受到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霸王別姬》里的程蝶衣因入戲太深,被師兄段小樓指責“不瘋魔不成活”,其實真正能擔得起這句話的人,都是大將之材,或許夸張一點說,只有瘋子才會成功,因為他們敢豁出去,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弭尚嶺就為自己的人生“瘋”了一回,這30多年來,他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小麥育種,但是小麥育種耗時又費錢,別人的小麥可以機收,弭尚嶺試驗田里的小麥必須人工收割、脫粒,一顆一顆分類編號。30年來,他除了育種外,還去各地進行調查研究和收集育種材料,都需要經費,而作為一個農民育種人,所有這些錢只能自己解決,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
那時的弭尚嶺已結婚生子,但因為他把大部分時間和錢用在小麥育種上,他們家生活過得很清貧,2005年大伯查出肝癌,讓本來就困難的生活更雪上加霜。2006年大伯去世了,妻子和他離婚后,兒子也輟學外出打工,一系列打擊接踵而至,這些傷痛也曾使他消沉,但一想到還有未竟的育種事業,他硬是挺了過來。苦心之人天不負,天道酬勤甘自來,弭尚嶺將所有精力投入到麥種培育中,不斷地鉆研,終于獲得了成功。2001年成立了弭科農小麥研究所,他先后搜集了育種材料60多份,育成了12個高產育種材料和“弭麥1號”烘烤食品專用粉“弭麥3號” “弭818黑小麥” “弭航1號” “弭航2號”等10多個高產穩產高抗的小麥新組合,他育成的弭麥一號小麥新品種,于2013年6月河北農業大學和忠惠合作社舉辦的糧王大賽上一舉奪魁,榮獲“小麥種子王”稱號;他育成的2008F3-2號高營養功能型彩色小麥2016年5搭載了實踐十號衛星、弭麥7號小麥2016年11月搭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進行了航天誘變育種。
2020年5月5日,弭18-1號高粱(玉米和高粱遠緣雜交)、弭麥7號、弭麥8(分支型彩色小麥)、弭1916-1(超級小麥)搭載長征5號飛船進行航天誘變育種,5月15日成功返回地面,6月11日航天種子回到樂陵,進行了高繁加代定向育種(正在加代培育中,其中彩色高粱已分離出四個品系,)。
2021年6月,功能型2009-1花青素玉米品種、弭2017-2功能型黑色多穗型玉米品種、功能型彩色高粱新品種2020-1、弭2017-2黑色分枝型超級小麥育種材料將搭載神舟12號飛船在太空時間4個月進行航天誘變育種。
2022年11月29日功能型花青素玉米弭85,弭黃18 -1黃豆,功能型黑大麥弭866,一人高糧伺兼用小麥2007—7,弭航1號小麥,弭182小麥,弭7—1小麥,搭載神舟十五號飛船進行航天誘變育種6個月之久,讓中國的農作物種子飛上了太空。
小麥田里寫春秋
小麥育種是一件“苦差事”,天天都要蹲在田間,播種、雜交、觀察記載、選種、核產,烈日暴曬、蚊蟲相伴,尤其是小麥抽穗時間,要完成上百個雜交組合,一刻不歇搶時間,艱苦勞累常人難以想象。但對于弭尚嶺而言這些都不是事,他可以在麥地里一蹲幾個小時觀察麥穗的形態,他也愿意陪著麥子,他每天跑麥地才覺得踏實快樂,只要在麥田里呆著,什么苦什么累都能忘了。
截至目前,弭科農小麥研究所在弭尚嶺的帶領下,已經積累育種材料92份,先后雜交育成8個抗病、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新品系,分離20多個高產育種材料,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科研體系。他因此獲得“樂陵市棗鄉英才”、“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齊魯鄉村之星等榮譽稱號,被聘為中國管理科學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獲得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授予的“2016年度中國管理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現在,弭尚嶺培育的超級小麥新品種弭麥7號已經試驗、示范推廣了,其特征特性為:中晚熟,出苗力強,分蘗成穗率高,弱冬性,返青早,幼苗匍匐,根系發達,生長力和抗寒性強,抗三銹、紋枯病,株型緊湊,拔節~挑旗期葉片寬厚,葉片濃綠色,葉耳白色有耳毛,莖桿蠟質性中等,穗色和植株同色,成穗率高,莖桿堅硬,抗倒抗干熱風,穗長12—14cm,無芒,白殼,籽粒淺褐色,半角質、籽粒飽滿度中等,千粒重40克,抽隨后開花時,先由穗的中上部,小穗開始,然后向上、向下,基部小穗開花最晚,具有穗分枝多花性,增產潛力大,高產穩產性好,單穗粒數55—145粒,因地肥力條件而異,口形中等,容重766,角質,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干基)15.46%,濕面筋(干基)34%,粗脂肪(干基)2.24%,形成時間4.2,穩定時間3.7,氨酸類15.52%,容重780,角質,成熟期落黃一般,平均畝產700公斤左右。
弭尚嶺介紹弭麥7號的栽培要點:該品種播種期在11月10日-12月10日,或按日平均溫度12-18度時播種,或根據情況春季播種,每畝用種量8-10公斤,要根據播種早晚減少或增播種量,秸干換田地塊要加大播種量1-2公斤,播種行距18-22厘米,播種前增施有機肥、氮、磷、鉀肥配合使用,根據土壤年前含水量澆好越凍水,反青期拔節后要根據小麥的生長情況管理,中后期要防治蚜蟲和其它病蟲害,機械收獲適期為完熟期。
一苦一笑,皆是生活,一麥一粒,來之不易,弭尚嶺用30多年來無可辯駁的成就,在小麥育種領域里綻放光芒。“弭麥良種播天下,致富農民千萬家”,讓全國老百姓都能吃上用他育出來的小麥做的饅頭,是他的目標,業無涯、志不休、求不止,笑看麥田,無悔人生,為了小麥育種事業,現在的他仍然在這條道路上奮力前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