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述通知發布之日起,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新增不同法人機構間直連處理條碼支付業務;存量業務應按照央行有關規定加快遷移到合法清算機構處理。
去年12月25日,央行印發關于《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明確,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必須通過央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規范實施時間為今年4月1日,這一時間也成為收單機構“斷直連”的大限。 此外,如今大限將近,網上流傳的一份微信、支付寶接入銀聯的方案令業內提前嗅到了“斷直連”的“硝煙”。
微信、支付寶將接入銀聯?
據亞洲財經了解,該方案的全稱是《微信與支付寶條碼支付業務接入銀聯平臺工作方案》。方案顯示,微信和支付寶的收單業務將接入銀聯流程。此外,針對聯機交易處理、相關原則、微信和支付寶存量商戶和新增用戶如何入網,方案也作出了相應解釋。
對此,銀聯方面回應稱,該方案還在初始階段,將積極推動產業相關機構加快市場規范行動,并將各項監管政策落實到位;微信方面表示,對銀聯的方案暫不清楚;支付寶方面則表示,正在了解與確認中。
作為正規的清算和支付機構,銀聯的相關方案實際上是直指央行的“斷直連”政策。
對于銀聯推出的接入方案意義何在?普遍認為,
據悉,在微信端口,微信支付對銀聯提供新的接口支持清算組織統一轉接和清算,微信確定新的接口能兼容收單現有接口,即不讓收單機構在接口層面改動。對于新增商戶,收單機構需要通過銀聯進行商戶入駐。對于存量商戶,收單機構不需要通過銀聯再行進行商戶入駐。
而在支付寶端口,將延用現有接口。針對新增商戶,收單機構需要通過銀聯進行商戶入駐。此外,對于存量商戶,收單機構需要到銀聯統一重新入駐。
在爭議差錯的處理方面,接入方案顯示,若收單機構通過微信、支付寶的交易發生爭議的,暫時按照現有的交易查詢、退貨等方式進行差錯處理,后續將逐步遷移到銀聯標準的爭議差錯處理規則上來;若收單機構通過銀聯現有標準APP的交易發生爭議的,按銀聯現行業務規則執行差錯處理。
在“斷直連”大限將至的背景下,銀聯又于2018年1月29日推出新一代無卡業務轉接清算平臺。最新數據顯示,銀聯已完成與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180余家區域銀行在內的主要商業銀行聯網。截至2017年底,銀聯已接入銀行數量近200家,接入支付機構近40家,并于2018年6月30日完成全部切量。
另外還有消息稱,銀聯方面已于日前針對微信、支付寶接入銀聯方案進行培訓多家單位參加,介紹了微信、支付寶收單業務接入銀聯流程、技術方案和原則,同時針對微信和支付寶存量商戶和新增用戶如何入網都做了相應解釋。
網聯已全面備戰“斷直連”
除了條碼支付的“斷直連”大限將近,國內另一家清算平臺網聯也已全面備戰“斷直連”,只不過其對應的是網絡支付。
根據去年《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銀支付2017〔209號文〕)要求,自今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將全部通過網聯清算平臺處理。這也意味著擁有網絡支付資格的支付機構要在6月30日放棄以往的直連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其運營機構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29日成立,注冊資本20億元,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成立的網聯平臺的運營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等45家法人股東按照市場化方式組織非銀行支付機構以“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參股出資。其中,事業法人股東為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社團法人股東為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支付寶、財付通等42家企業法人股東絕大多數為第三方支付公司。
去年3月31日,網聯正式啟動試運行。
經過一年多的高效建設,網聯已經進入了業務正常穩定運行狀態。截至今年3月13日,已有341家商業銀行和101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累計完成資金交易轉接清算91.85億筆,成功交易金額超過2.54萬億元,實現3地6中心基礎設施滿配和全業務功能覆蓋,搭建了標準規范、運營管理、運維保障體系,全面保障網聯平臺穩定、高效運行。
亞洲財經了解到,為了備戰“斷直連”,今年2月28日至3月1日、3月5日至3月6日、3月8日至3月9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連續舉辦了三期網聯平臺全業務功能交流會,幫助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全面掌握網聯平臺的業務功能及相關重點情況,為后續的“斷直連”提供重要支撐。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交流會上對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提出明確工作要求:
一是限期完成相關功能開發,保證通過網聯清算平臺處理業務的功能權限和性能支持不低于直連模式;
二是網聯清算平臺、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三方共同研究制定全面、詳細的業務遷移方案,盡快開展業務遷移有關工作;
三是對于已經遷移到網聯清算平臺進行處理的業務,須遵守網聯清算平臺發布的統一規則。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在交流會中表示,網聯將堅決貫徹落實人民銀行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各項任務開展,希望各機構大力支持配合,按照時限要求完成功能開發、業務遷移等重點工作。同時,網聯也將致力于提供優質高效清算服務和多元增值服務,為各機構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與各機構攜手構建支付行業的共贏生態。
那么,接入網聯后,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機構為什么還要接入銀聯?
有分析表示,央行加大市場支付市場亂象整治,尤其是斷直連方面,銀聯和網聯也是在配合央行舉措。銀聯加入,支付機構也多了一種選擇。但也有分析指出,銀聯的加入,與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因為網聯與第三方支付機構有股權關系,且是純粹的清算機構,與第三方支付機構沒有競爭關系;而銀聯既是清算機構又是支付機構,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有一定的競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