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稱,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并得到持續執行的系統性發展項目和堅持不懈的實施已經讓中國的7億人擺脫貧困,為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帶來繁榮,而且毫無疑問讓中國走上向超級大國發展的道路。
印度《明特報》網站3月5日刊登題為《中國在科學和工程學方面取得巨大進步》的文章稱,中國如今把注意力轉向多個領域的科學、工程學和創新發展,如電信、生物科技、太空、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和納米技術等領域。
今年1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表報告稱,2016年來自中國的科學論文數量為42.6萬份,來自美國的數量為40.9萬份,這是中國首次在這方面超過美國。文章稱,中國的科研機構在大量資金的支持下,正在以不可動搖的決心努力尋求在科技方面占據統治地位。中國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支出已增至2790億美元(1美元約合6.34元人民幣),僅次于美國,而且預計將在幾年后超越美國。
文章稱,中國如今的科研支出占到全世界科研總支出的21%。2010年至2015年,中國的科研支出每年以18%的速度增長,這是美國增長速度的4倍。中國的科學和工程學大學畢業生人數每年近40萬名,是美國的兩倍。
大約從十年前開始,中國大學頒發的科學和工程學博士學位數量超過美國。即使是在美國,近三分之一的博士學位也頒發給了在外國獲得本科學歷的學生,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學生。以“千人計劃”形式呈現的協同努力已經吸引了大批中國學者從西方返回中國,中國承諾給他們現代化的實驗室,讓他們自主進行科研。
文章認為,中國在科學和工程學方面的教育快速發展,已經轉變為多個可見的應用科學項目。如今世界最大的基因研究中心是深圳一家名為華大基因的公司,華大基因的目標是制造世界最快速的下一代基因測序儀,以滿足中國到2030年為數以百萬計的居民進行基因測序的目標。另一方面,中國已經開始了發射衛星到月球背面的任務,這是美國和俄羅斯都沒能做到的。分為兩部分的嫦娥四號計劃將首先在地球和月球背面之間建立起通信聯系,然后再發送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該任務的科學回報非常重大。
文章稱,中國的發展給印度的信息非常明確,印度必須開始系統性地持續幾十年以專注于科研發展。
現實是,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報告,印度在科研方面的支出僅為360億美元。2017年至2018年的《印度經濟概覽》的結論是,根據印度發展階段調整后,印度在科研方面的支出不足。當然,資金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促成基礎科學學術研究的生態系統和環境以及如何把基礎科學轉變為應用科學,為這種轉化服務的印度政府體系是分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