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業曾以高品質和高效率,扭轉了該國戰后經濟狀況,也改變了全世界的商業實踐,并且催生出大量管理和商業類書籍。如今,這種模式正在倒下。
質量丑聞觸及品質根基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月5日報道,神戶制鋼所、三菱綜合材料公司和斯魯巴公司都在最近幾個月里承認在質量檢查中舞弊,盡管這些公司都自稱沒有發生安全問題。2017年,高田公司宣布破產,該公司此前承認向三菱汽車公司供應了5000多萬件有問題的安全氣囊,并曾隱瞞汽車缺陷和篡改油耗數據。
世界第五大汽車制造商日產汽車公司2017年9月承認,該公司的幾家日本工廠由不具備資格的技術人員進行車輛最終檢驗,這種違規行為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在審計期間,領班通常會讓無證人員佩戴認證檢驗員的標識。
日產公司在日本召回了120萬輛汽車,幾乎是該公司在事發前三年內的全部產量。但該公司說,他們在安全問題上從不馬虎。
報道稱,企業舞弊事件在全世界都很常見,但日本的這些丑聞觸及日本品牌保持暢銷的根基,也影響了日本整個國家的聲譽。日本品牌曾是品質的代名詞,在此前的眾多質量調查中均表現優異,然而美國君迪新車質量研究公司的調查顯示,在過去兩年里,美國汽車品牌已經超過日本品牌,其他制造商也正在進步。
報道認為,這些丑聞可能加速侵蝕日本制造業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讓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受益。中國正在向全球最大經濟體邁進。這也讓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和制造理論受到質疑。
工匠精神失去制度保障
曾被《哈佛商業評論》等刊物追捧的日本模式,關鍵在于貫徹了“持續改善”的經營理念。在實踐中,這意味著排除那些不必要的活動,削減多余庫存,以及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出現的問題。
這賦予一線工人巨大的責任,他們需要從事日常操作并提出創新。這些工人被很多日本人視為工匠,公司會向他們提供終身崗位,以換取他們對企業的忠誠。
今天的問題在于,很多日本企業已經不能向一線工人提供終身就業保障。賦予一線工人如此大的權力,容易導致造假和舞弊的問題,也讓管理者得以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