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1月31日,西寧特鋼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司2022年度將繼續虧損,預計凈虧損11億元左右;預計2022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9億元左右。
對于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西寧特鋼表示,一是受疫情及鋼鐵行業經濟下行影響,產品需求明顯減弱,銷售量、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產品毛利較同期大幅下降;二是聯營公司效益同比下降。
(資料圖)
同時,西寧特鋼指出,公司持股35%的子公司青海江倉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繼續按照青海省政府相關要求開展各項工作,由于礦業權注銷,后續涉及的礦區資產處置、礦區治理、生態恢復等相關工作對業績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西寧特鋼還在公告中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可能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財報,2021年,西寧特鋼實現營業總收入122.29億元,同比增長21.37%;歸母凈利潤虧損11.49億元。
不過,西寧特鋼在2021年年報中就表示,2022年,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國際經濟環境仍舊復雜,經濟復蘇存在不確定性。鐵礦石及大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供應鏈利潤產生擠壓,鋼鐵行業面臨的變數和挑戰較多,給鋼鐵行業生產及下游行業消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此外,國內特殊鋼行業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的驅動下正在加速提升。隨著鋼鐵行業大規模兼并重組,鋼鐵企業之間同質化競爭愈加明顯。未來,公司仍將長期面臨嚴峻的競爭形勢。
整體來看,2022年鋼鐵行業的經營情況都不盡如人意。
華泰證券分析師王帥表示,2022年1-11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94.5%至229億元,考慮到12月份行業預計仍將處于虧損,鋼鐵行業利潤或創2000年以來的新低,供需失衡以及鐵礦焦煤原材料價格堅挺是行業利潤下滑的主要因素。
“鐵礦石、焦炭、廢鋼等原料價格明顯下移降低鋼鐵生產成本,但在鋼材價格中線下移幅度更為顯著帶動下,鋼鐵行業利潤明顯收縮,創近20年來新低,鋼鐵企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蘭格鋼鐵分析師王國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進入2023年,鋼鐵行業需求端有望有所改善。
中金公司1月31日發布研報稱,2023年鋼鐵供給在產量壓降下彈性較弱,而穩增長下需求與庫存周期有望形成向上的共振,鋼鐵基本面改善或超市場預期,并有望帶來板塊第二輪鋼價上漲與鋼企盈利擴張帶來的超額收益。
王帥認為,2023年行業或迎弱復蘇,穩地產促經濟政策推動鋼鐵需求逐季復蘇,預計2023年鋼鐵需求增速小幅改善至0.5%;政策端,產能治理新機制或推出,如能有效落地和執行,行業供需改善幅度將更加明顯。2023年供給端政策和行業應對仍然是驅動行業復蘇的核心變量。
西寧特鋼表示,特鋼行業向高端發展迎來更大機遇,需求提升,進口下降,國產替代趨勢明顯,但仍有很多關鍵、核心部件,基礎材料用鋼尚未完全實現國產化,高端產品供給不足,進口依賴度依舊較高,需求端還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鋼鐵行業更多的屬于生產資料領域,與資本品走勢緊密相關,受投資、基建與房地產、汽車等行業的影響較大。從今年國內逆周期調節的宏觀政策,各方面努力拼經濟的態勢來看鋼鐵業的基本面會獲得較大改善,需求與價格都呈上升與回升趨勢,業績面相應也會得以改善。
(編輯 孫倩)
關鍵詞: 西寧特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