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資料圖)
10月12日,納微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4.7億元至4.85億元,同比增長66.57%至71.8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1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82.19%至90.87%。
納微科技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聚焦客戶需求加快產品迭代創新,實現色譜填料和層析介質、色譜分析耗材、磁珠等產品線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另外,公司于2022年5月完成收購蘇州賽譜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譜儀器’)部分股權的工商變更登記,2022年6月賽譜儀器作為公司控股子公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賽譜儀器預計2022年6月至9月期間實現營業收入5300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830萬元。”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納微科技是國內納米微球材料行業龍頭,公司所處的色譜填料/層析介質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長期被國際大型科技公司壟斷。作為后發國產廠商,公司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并參與市場競爭,憑借技術及產品的相對優勢贏得市場份額。”
聚焦生物醫藥領域
目前,生物醫藥領域是納微科技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從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來看,公司在生物醫藥領域實現營收為2.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05%,該收入占總營收的82.19%。其中,色譜填料和層析介質的產品銷售收入為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6.78%,占總營收的67.95%。
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9年至2021年,納微科技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85.51%,目前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規模還相對較小。在產品方面,公司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基本維持在80%以上,聚合物色譜填料毛利率甚至高達91.45%,毛利率水平遠高于同行業公司。2022年公司延續增長態勢,業績創歷史同期最高盈利水平。考慮穩定的客戶拓展及臨床訂單商業化等因素,預計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繼續保持。”
在主營業務增長的同時,報告期內,納微科技持續布局生物藥領域。公司先后收購英菲尼、RILAS和賽譜儀器;并計劃發行6.7億元可轉債,用于浙江納微年產600噸生物層析介質和2噸手性藥物分離純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上述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收購英菲尼,雙方開展兩款新型核酸提取磁珠的開發及與市場各家主流核酸提取試劑盒的適配。2022年上半年,核酸檢測用磁珠產品表現優異,實現收入0.35億元;RILAS的收購將促進公司的產品滲透進入北美市場;賽譜儀器的收購將公司產品線從色譜填料和層析介質、色譜分析耗材延伸至純化層析系統,未來雙方資源整合,有望發揮‘1+1>2’的作用。整體來看,這些資本運作將有助于公司把握生物醫藥領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良好機遇,提升未來盈利能力。”
“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6月末,納微科技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2.13%、16.12%、18.32%和18.69%,負債占比較低,可轉債募投項目中補充流動資金,可以優化債務結構。公司營運資金進一步充實后,將更好地助力研發創新,進一步提升公司在生物醫藥領域研發水平和產業化生產能力。”上述分析師補充說道。
填料/層析介質迎高速發展
隨著我國和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層析介質作為生物制藥分離純化環節的關鍵耗材,其市場空間也將逐步增長。
根據中信建投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至2030年,全球層析介質市場規模預計從32億美元增長到8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47%;我國層析介質市場規模預計從41億元增長到14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4.98%。
談及色譜填料行業的發展,納微科技方面表示:“隨著國內產業升級的進程加快以及環保要求的提升,很多采用傳統低效高污染工藝的藥物生產項目面臨巨大壓力。采用高性能色譜填料升級生產工藝將會得到進一步重視,這給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德邦證券分析師陳鐵林認為:“中國色譜填料/層析介質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中國的低成本優勢下,生物藥CDMO產能向中國轉移趨勢長期存在,國內的生物藥CDMO產能還將持續增加。在國內生物藥欣欣向榮的產業趨勢下,將會有更多藥物進入商業化階段,產能仍將持續增加,對應填料/層析介質市場規模仍將增加。”
“不過,納微科技所處色譜填料領域屬于一個新興的細分行業,較強的市場專業性導致的技術壁壘對于企業發展而言也是利弊各半,好處是比較容易構筑企業發展的技術護城河和鞏固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而不利之處在于專業性導致了市場空間的相對局限。”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補充說道。
(編輯 喬川川)
關鍵詞: 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