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景氣度,產業鏈內上市公司也在忙著投資擴產。
9月13日晚間,常熟汽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自籌資金在安徽合肥新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名稱暫定為合肥市常春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常春”),注冊資本為20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常熟汽飾深耕汽車零部件市場多年,客戶多為新能源汽車的主力品牌,客戶需求旺盛。公司緊跟新能源汽車發展節奏,積極開拓市場,本次投資將與公司主營業務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全資子公司設立后,將充分借助地理位置及場地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更好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推進新能源發展戰略?!?/p>
“合肥板塊”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常熟汽飾稱:“成立新公司,是為了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優化公司的產業基地布局,更好地就近服務客戶,同時進一步在汽車智能座艙等智能化產品領域擴大業務板塊,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p>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安徽省重點發展的十大新興產業之一。2021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5.2萬輛,居中部省份第一位、全國第四位,同比增長140%。合肥市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聚集規模以上企業305家,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和配套的完整產業鏈。
《安徽省“十四五”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省內企業汽車生產規模超過3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超過40%,要形成布局完整、結構合理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過70%。
鑒于合肥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多家產業鏈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在合肥投資、擴產的相關信息。8月11日,上聲電子公告稱,擬發行5.2億元可轉債,在合肥設立子公司,加碼汽車音響系統領域。8月18日,拓普集團公告稱,擬25億元在合肥經濟圈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投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9月14日,新泉股份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募資11.6億元,在合肥打造汽車飾件智能制造基地。
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符合合肥市招商引資政策和發展規劃。合肥市正走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前列,大眾合肥生產工廠、比亞迪合肥生產工廠相繼落戶,加上原有的江淮蔚來、江淮汽車、安徽奇瑞等整車廠,合肥的地理優勢不斷凸顯,吸引很多產業鏈公司在此投資和布局,備受資本市場青睞?!?/p>
智能座艙推動行業升級擴容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背景下,汽車產品智能化進程也不斷提速。智能座艙作為汽車智能化的關鍵一環,全球市場規模也呈上升趨勢。
根據ICVTank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座艙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61億美元。中國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汽車市場,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030億元。目前中國市場智能座艙配置水平的新車滲透率約為48.8%,預計2025年可超過75%,高于全球市場裝配率水平。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汽車智能座艙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技術,涉及電子、軟件、顯示等各類先進功能的集成,目前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汽車保有量和使用量的大幅提高,以及智能汽車的廣泛應用和普及,對汽車智能座艙的要求和需求都會快速增加,市場容量快速擴大。”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行業前景的向好,引得多家上市公司搶灘智能座艙業務。8月20日,華陽集團公告稱,擬定增募資20億元,加碼智能座艙業務。6月29日,京東方A披露的一份機構調研顯示,公司及其子公司已與部分車企在智能座艙顯示領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是6月份,東箭科技公告稱,公司智能座艙業務的定點項目已入駐10家以上新勢力車企和10家以上傳統車企。華安鑫創也披露公告稱,公司為近300個車型的智能座艙提供了屏幕定制和軟件系統開發服務,涉及車企包括吉利、長城、上汽、比亞迪、小鵬、一汽等。
華創證券分析師張程航認為:“智能座艙推動行業升級擴容。智能座艙不僅是憑空多出的一堆電子產品,而是要融入座艙硬件中,與之組合,實現合理、美觀的智能交互與科技視覺。由此,在智能座艙變革中,傳統內飾供應商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對材料、工藝、設計進行更大力度的創新,來嵌入更好的座艙智能交互,升級科技視覺感官體驗?!?/p>
“對于內飾件供應商而言,智能座艙業務是一場研發創新能力的角逐,只有研發及制造能力出眾的優質供應商才更有可能創新出能夠量產落地的智能座艙新功能,并不斷迭代升級,提高附加值,在變革中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睆埑毯奖硎?。
關鍵詞: 常熟汽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