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近期,A股市場頻現“A吃A”案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兩家A股上市公司擬合并備受關注。6月11日,中航機電發布《中航航空電子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并中航工業機電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公司公告還顯示,股票于6月13日開市起復牌。同日,中航電子也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6月13日開市起復牌。
兩大軍工企業擬合并
《預案》顯示,中航電子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航機電,中航電子為吸收合并方,中航機電為被吸收合并方,即中航電子向中航機電的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中航機電股票。
另外,中航電子擬采用詢價的方式向包括中航科工、航空投資、中航沈飛、航空工業成飛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0億元。
本次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航機電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中航電子將承繼及承接中航機電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中航電子因本次換股吸收合并所發行的A股股票將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
至于本次交易對存續公司主營業務的影響,《預案》顯示,本次交易實施后,中航電子作為存續公司將整合吸收合并雙方資源,優化航空工業機載板塊的產業布局,發揮規模效應,實現優勢互補,有效提升存續公司核心競爭力,順應全球航空機載產業系統化、集成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機載產業,在協同發展、產業拓展上實現新跨越,支撐國家航空事業健康發展。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已經有股東層面的整合了,上市公司合并符合預期。
早在2018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中航機電系統有限公司與中航航空電子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整合,組建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載公司)。
(資料圖片)
機載公司是中航機電的控股股東,同時也是中航電子的股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100%控股機載公司。
獨立經濟學家、疆亙資本董事合伙人王赤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航電子和中航機電的合并是馬太效應現象,涉及到國家安全的軍工、安全、航天等國有企業,通過相關國資主管單位實現強強合并,或通過收購其他弱勢公司或項目,是目前的一種趨勢。
加快機載業務發展
據公告,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目的是:為重組形成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重要的機載系統上市平臺,加快機載系統業務的發展。
據了解,飛機制造業的主要產業鏈分類包括“機體材料”“機身結構”“動力系統”“機電系統”與“航電系統”。其中機電系統與航電系統被統稱為“機載系統”。
方正證券研究所軍工報告分析認為,中航機電與中航電子的整合將為機載公司進一步實施專業化整合、深入落實“雙百行動”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鋪平道路。作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重要的機載系統上市平臺,合并后的公司未來有望進一步實施資產注入以及股權激勵。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重要公司,中航機電主要經營航空機電產業相關系統,中航電子主營業務是航空電子系統產品,兩家公司業務相似。
業績方面,2022年一季度,中航機電實現營業收入39.49億元,同比上升10.32%;歸母凈利潤2.66億元,同比上升26.07%。2021年全年,中航機電實現營業收入149.92億元,同比增長22.64%;歸母凈利潤為12.71億元,同比增長18.27%。
中航電子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46億元,同比上升19.6%;歸母凈利潤2.01億元,同比上升44.37%。2021年全年,中航電子實現營業收入98.39億元,同比增長12.5%;實現歸母凈利潤7.99億元,同比增長26.6%。
根據業績報告顯示,在營收和資產規模等多個方面,被吸并方中航機電規模比吸并方中航電子略大。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交易的雙方均是軍工股里業績比較突出的公司,整合以后有助于短期提振市場情緒,長期來看,新公司有希望發揮規模效應,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打造核心競爭優勢,從而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編輯 何帆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