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截至4月8日中午發稿,A股中注冊地在湖北的上市公司已有40家披露了2021年年報,其中3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分紅預案,據東方財富Choice顯示,其中,現金分紅金額共計102.88億元,中信特鋼擬分紅40.38億元,前7家公司現金分紅率均超過40%。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分紅意愿與分紅力度增加是在資本市場倡導之下以及考慮企業盈利與現金流狀況、未來資本性開支需要等綜合性因素實現的。
已披露40家鄂企年報凈利潤合計近千億元
2021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以及新冠疫情的沖擊,大部分上市公司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實現正增長。據東財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8日,已經披露年報的40家A股湖北轄區上市公司2021年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523.1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987.11億元,平均凈利潤增幅為28.4%。
從分紅絕對金額看,分紅過億的公司有15家,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中信特鋼40.38億元、華新水泥20.74億元、高德紅外8.21億元,分別屬于特種鋼鐵、建材水泥和電子設備制造行業。分紅占凈利潤比例最高的分別是理工光科、高德紅外和百川能源,分別為82.45%、73.93%和63.22%。
高分紅依托公司業績支撐,央企更是彰顯現金分紅“大手筆”。中信特鋼2021年實現鋼材銷售1453萬噸,同比增長3.87%,出口131.5萬噸,營業收入973億元,同比增長27.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53億元,同比增長31.84%。公司緊抓下游行業的風口轉換,提升中高端汽車用鋼和風電用鋼等能源用鋼的銷售,拓展市占率。
中信建設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我國中高端特鋼比例約4%左右,與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相差仍較大,我國中高端制造業快速發展,中高端特鋼需求有望迎來較快增長,中高端特鋼企業估值有望進一步提高。
高德紅外不僅2021年度實現營收凈利雙增,2022年一季度業績也預增30%至50%。2021年公司型號產品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諸多新增型號產品實現首次批量訂貨,大幅提升了公司產品在各軍兵種的批量應用,型號項目類產品成為2021年收入、利潤的主要增長部分。
根據 Maxtech International對全球市場的預測及YOLE發布的《Thermal Imagers and Detectors 2020》報告推測,2023年國內紅外熱成像市場規模將達到100.60億美元,其中國防領域和民用領域規模分別達到59.47億美元、41.13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上市不滿一年的公司,也發布了現金分紅預案,且現金分紅比例較高。從事滲濾液治理行業的天源環保2021年擬現金分紅1844.98萬元,占當年凈利潤的11.52%;華康醫療主營業務包括醫療凈化系統研發、設計、實施和運維,相關醫療設備和醫療耗材的銷售,公司2021年擬現金分紅1056萬元,占凈利潤12.98%;軍工企業,軍民雙輪驅動的華強科技,2021年營業收入12.75億元,同比增長52.7%,歸母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81.74%,擬現金分紅1.15億元,占歸母凈利潤比例為35.94%。
柏文喜表示,影響公司利潤分配最主要的因素是企業所處發展階段對資金的需求狀況,成熟期的公司會傾向于更多的分紅派現。公司業績、成長性能帶來市值與股價的增長,這才是市場與投資者最關注的,也是公司市場形象的基礎,分紅與否并非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市場需理性看待企業分紅
記者梳理,在已披露年報的40家在鄂上市公司中,分紅總額占凈利潤比例超過40%的7家公司分別為理工光科、高德紅外、百川能源、中信特鋼、回盛生物、光電股份、長源東谷。而有9家上市公司選擇不分紅。
其中3家上市公司去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值,不存在分紅的條件。其他公司則因要不斷加大能力建設和研發投入,選擇不分紅。
航天電子2019年度現金分紅1.63億元,占歸母凈利潤比例為35.6%。2020年和2021年不實行利潤分配,符合《公司章程》中關于現金分紅標準和比例的規定: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
銳科激光則選擇公積金轉增,每10股轉增3股。公司表示,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期,為擴充公司產能,公司在2022年度內將有重大投資支出,主要用于固定資產采購以及公司在黃石的“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建設和在武漢的“華中激光科技園項目”建設。
華嶸控股上市18年,從未進行分紅。業績也是虧多盈少,屢次轉型屢屢失敗。
一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分紅要理性看待。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發展是需要現金的。不同階段對現金需求不同。業務擴張階段,對資本需求旺盛,利潤會被更多用于再投資,因此分紅少,反而對股東有利。而業務穩定階段,市場需求穩定,公司資本需求少,業務擴張需求不大。但若已形成市場優勢,那么企業的利潤將是穩定和豐厚的。因此,這時再留太多利潤反而對企業是個負擔,更多分給股東,反而有利。
(編輯 田冬 白寶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