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阮潤生
在全球疫情反復的背景下,電子元器件缺貨漲價成為長期主題。作為本土最大的綜合性電子元器件交易服務平臺,深圳華強2021年業績再創新高,凈利潤接近9億元,同比增長四成,其中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部分增長迅猛。
北上資金增持
2021年,深圳華強實現營業收入228.41億元,同比增長39.8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83億元,同比增長41.46%,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長45.98%。基本每股收益0.8447元/股。同時,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元(含稅)。
目前,深圳華強已經形成三大業務板塊,覆蓋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分部以及電子元器件及電子終端產品實體交易市場分部。從毛利率水平來看,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分部的毛利率為21.96%,較2020年同期下降2.88個百分點。公司表示,由于業務劃分原因,該部分包含了毛利率超過90%的全球采購服務業務和毛利率超過19%的綜合信息服務業務。綜合信息服務業務的收入占比下降,影響了總體毛利率水平;就全球采購服務業務而言,2021年的毛利率高于2020年。
另外,報告期內,深圳華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減少93.83%。公司表示,主要是本期公司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業務、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業務規模增長較快,采購支出增加而銷售回款具有一定周期所致。截至報告期末,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深圳華強第五大個人股東張玲持股比例下降約9.67%,匯金公司持股下降2.11%,相比之下,陸股通增持了293萬股,持股0.65%,另外,明星基金經理史博等管理的南方興潤價值以及南方績優成長持股保持不變,分別持股1.19%和0.79%。
2021年,深圳華強股價累計漲幅約41%,但今年以來,電子板塊集體回調背景下,公司股價下跌約23%,最新報收13.24元/股。
互聯網平臺業務大增
目前華強半導體集團負責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系本土最大的多品類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平臺。去年華強半導體集團實現凈利潤5.38億元,同比增長約45%,反超營收同比約30%的增速,公司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業務整體毛利率進一步提升。
在電子行業景氣度的回暖背景下,華強半導體集團持續優化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業務的業務結構,擴大了較高毛利率業務的規模和毛利率水平;另外,公司持續建設和完善半導體應用方案研發與推廣中心,增強了客戶粘性,產生增值效應。從增速來看,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平臺業務增長最快,負責該業務的華強電子網集團去年凈利潤接近3億元,同比增長約3.5倍。通過完善數據系統,提升數據處理能力,并加強各互聯網平臺間的聯動效應,華強電子網進一步賦能和推動了業務高效運轉。
報告期內,華強電子網集團全球采購服務業務比上年同期新增交易供應商數量超過1000家,新開拓API/FTP實時連接數據的供應商17家。同時,新增客戶數量超過2400家,華強電子網的獨立用戶在報告期內突破2800萬,付費用戶增加近三成。
卡位本土化需求
去年,深圳華強也擴大了本土產品線業務規模,境內產品線銷售額占比已達50%。此外,深圳華強也在強化資本運作。旗下華強電子網集團創業板上市申請已經在去年6月29日獲得了受理,在去年12月29日更新提交了經審計的財務資料等材料,目前華強電子網集團的IPO工作正在推進中。公司表示,華強電子網集團如能成功上市,將有望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搶占發展先機,包括通過與資本市場直接對接,獲取IT技術研發、系統升級、業務發展等方面充足的資金保障,快速做大做強。
另外,深圳華強正在打造虛擬或實體IDM集團,持續布局電子產業鏈,開展CVC投資,打造產業鏈生態。去年公司已經完成了兩起CVC投資,包括斥資1000萬元參與星思半導體Pre-A輪投資,以及750萬元投資澎湃微電子VC階段;另外,深圳華強投資的芯微電子已經提交上市申請并獲受理,比亞迪半導體創業板上市已經獲審批通過。
深圳華強表示,如有適合機會,公司表示也將考慮直接收購半導體設計、制造或IDM企業,促進公司產業加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