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個讀者給我發了條私信,說她那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娃“上學如同坐牢”,下課“除非上廁所不許出教室”,甚至“在教室里都不能隨意走動”,更夸張的是“體育課是在室內學坐和站”......她表示驚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不驚呆,畢竟我是過來人啊。
這還真不是鳳毛麟角的現象,還挺普遍的。我在二十多個群里問了不少家長,得到的基本都是差不多的答案——“課間除了上廁所,最好坐著別動。”
你看,不是我們的孩子不配快樂,是學校怕擔責任。有的家長是真的伺候不起,學校要是讓孩子們一下課都出去玩,很快就會有家長投訴學校“課間這么亂也不管管,我家娃課間出來玩受傷了,你說怎么辦吧......”
眾口難調,學校肯定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課間讓孩子出去意味著校方風險系數大幅提升,而課間不讓孩子出去頂多意味著你們的孩子缺乏運動,你說學校選哪個?
讓課間出來活動自由奔跑的孩子不出事,大多數學校不敢拍著胸脯說做得到,但讓孩子們坐在教室里不出事,大部分學校是有成熟的體系和手法的,有一個百試不爽的“國產好辦法”叫“扣分”:
當然,除了懲罰措施還有獎勵措施,另一個“國產好辦法”叫“表揚”。
出去玩扣分,在教室趴著就表揚,小孩子們哪受得了這種誘惑?很快就都趴下啦。
在地球上有些地方,如果一個小學生在課間到操場上自由奔跑,利用休息間隙搞個體育運動,他的家校聯系冊上也許會看到這樣的評語:該學生熱愛運動,性格開朗,非常陽光,太棒啦!
而有些地方的小學生如果這么干,他的媽媽可能會收到老師的微信:你家孩子又出去亂跑亂動,破壞紀律,導致班級扣分,流動紅旗被沒收,請嚴肅批評教育。
在地球上有些地方,兩個小學生在學校課間活動期間不慎相撞,各自受了點小傷,他們的家長可能各自領回去抹點藥膏啥事沒有第二天接著讓他倆去上學去運動。
而在有些地方,兩個小學生發生了這種事,家長被相關老師當面協商調停,家長好說話的就算了不好說話的要鬧到自己滿意為止,學校被迫只好從此全面禁止學生課間戶外活動......
唉,說好的共同成長,現在是下課后坐在教室里共同盤串。
很多家長就想不通了,孩子正是長身體和好動的年齡段,一天天坐在教室里,趴著看書寫字,用眼還過度......體育運動、強身健體,本就是孩子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里不被重視也就算了,還被壓制,僅靠那少得可憐的幾節體育課管用嗎,其中還包含大量起不到鍛煉效果的做操、溜達、室內理論課......
有家長說:“最搞笑的是體育還要考試。”
從小“給我坐下,不要亂動”,到了某一天突然說“體育考試迫在眉睫”。這也沒啥想不通的,不就跟“從小減負,到了某一天突然要中考”差不多的原理嗎,講究的就是一個“回家后自學成才”。
不少媽媽覺得孩子在學校里活動量太小,課后只能給娃增加不少運動,籃球班,網球班,乒乓球班,游泳班,家長要做的就一個字——付錢。
本來指望孩子在學校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結果,全面穩中求穩,剩下的全靠自己想辦法。這些年周邊某些國家新一代青少年的體能素質已經把我們的青少年遠遠甩到后面了,是看不到嗎?
而我們解決青少年體能素質的方式是什么呢——考試。
體育不好是吧,來,增加點體育考試。
小學有跳繩考試,但我問了一圈,很多家長說學校里課間不許跳繩。
初中有長跑、短跑、大球小球等中考項目,但很多家長說學校里課間不讓跑跳。
那不就是意味著這些琳瑯滿目的考試項目,都是師傅領進門,回家再修行?
說句實話,身體素質、社交能力、心理健康,應該也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很多學校不重視這些,但求無過。
從心理學角度說吧,小學生這個階段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每天待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都長,自我概念、情緒能力、身心發展、共情和同情、道德、認知等等,都極有可能是在學校里形成的。
心理學里有個概念叫「親社會能力」,說白了就是這輩子一個人作為社會動物的基本能力。小孩子更多的是從與同齡人的相處中習得社會性和理解與他人的關系。一個六七歲的小朋友如果每天一進學校就面臨著與同伴一起接受「不動就表揚」和「一動就懲罰」的熏陶,你想想這個小孩會獲取多么有限的親社會能力?只能說那些連課間活動都要扼殺孩子天性甚至施加了莫名其妙獎罰措施的學校,對孩子的心理成長與人格健康也許是不在乎的,或許壓根不懂。
很多小朋友連最基本的與同齡人在校內的社交,也會因為這種種限制被壓榨了。有人說,孩子只能跟同學在廁所里社交。
孩子有啥辦法,他們也許是被規定了“除了上廁所不能出教室閑逛”。
你以為孩子可以在大好光陰里與同學一起在美麗的校園里欣賞春色與冬景?對不起,他們也許只能在廁所里欣賞和自己一樣找不到其他社交方式的同齡人。
所以,媽媽們,娃們其實都不容易啊,如果你很難改變什么,干脆先改變自己吧,抽空多陪娃去戶外玩玩,不管玩什么,只要是進入大自然,該跑的跑該跳的跳,外面都沒人會給你扣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