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5日),教育部發布《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其中有一個數據是:“小學階段招生1701.39萬人,比上年減少81.19萬人”。
我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資料圖片)
從上述規定可以推測,我國絕大部分兒童是在6周歲上小學,少數兒童是7周歲上小學。2022年6歲兒童,對應2016年出生人口。那么2016年出生人口是多少呢?有兩個數據:
第一個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出生人口為1786萬人。
第二個數據,國家統計局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七普”)對2011-2020年的人口數據作了修訂,2016年出生人口為1883萬人(四舍五入取整數)。
第一個數據是根據抽樣調查得到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說法,第二個數據比第一個數據更權威。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在2021年5月1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作了解釋:“世界各國為什么經濟很發達了,還要開展人口普查,抽樣調查取得的數據還是有誤差的,做人口普查,除了摸清人口狀況外,其中,還有一項任務就是對抽樣數據進行修訂。隨后我們的工作還要對10年間抽樣的數據通過兩次普查的數據來進行修訂,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也是聯合國推薦的做法,其他普查都是這個慣例,這是統計學的基本要求。”
那么,既然2016年出生人口為1883萬人,為何2022年小學階段招生只有1701萬人(四舍五入取整數)呢?為何兩者相差180萬人呢?
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我國多數地區要求小學新生滿足在8月31日前出生滿6周歲這個條件,所以實際情況是,2022年上小學的兒童,大部分是在2016年出生的,也有小部分是在201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同理,2023年上小學的兒童,大部分是在2017年出生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在2016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人,可見,2016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增加228萬人。為何2016年出生人口增加這么多呢?主要原因是,2016年元旦開始全面實施兩孩政策(或二孩政策)。但從懷孕到生孩子,通常需要9個月時間。所以,可以推測,二孩政策帶來的二孩生育堆積,至少要到2016年9月之后才會發生。而在2016年9月至12月出生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不是在2022年上小學,而是到2023年才上小學。
下表是2011-2016年的出生人口與2017-2022年的小學入學數(招生數)對比:
注:上表的數據均為四舍五入取整數
從上表可以看出, 2011-2016年出生人口共有10969萬人,而2017-2022年小學入學數共有10795萬人。雖然這幾年的出生人口比相應年份的小學入學數多174萬人,但考慮到小孩從出生到6歲有小部分死亡,并且在2016年9月至12月出生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是到2023年才上小學,所以2011-2016年的出生人口與2017-2022年的小學入學數基本吻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