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華,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教育學院研究員;教育部、中國科協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英才計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近年來致力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大學與中學教育銜接、本科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
【資料圖】
北大想招收什么樣的學生
《教育家》:目前,清華北大30%左右的招生名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各個學校有不同的側重,北京大學希望招收和培養什么樣的學生?
秦春華:
站在學者的視角,我個人認為,大學要招收什么樣的學生是和它的使命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大學的使命也刻畫和塑造了學生的氣質。北大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作為戊戌變法唯一保留下來的成果,自誕生之初就帶有救亡圖存的使命和基因。這一使命和基因決定了北大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首先,北大要為國家、民族、社會乃至全人類培養頂尖人才,除了滿足學生養家糊口的需求,我們更為重要的期待是,他們能夠具有公共服務的精神。在過去,是救亡圖存;在今天,是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責任。這是北大的傳統,也是北大人身上最為顯著的印記。
其次,能夠承擔起這樣使命的人,必然是能夠走在時代前列的引領者,看得比別人遠,想得比別人深,具有感召力和領導力。所以北大會特別關注學生是否有獨立思想、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不能人云亦云。
最后,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兒。要在基礎教育領域完善培養方式,把學生的優秀潛質激發出來。這些學生進入北大,我們要用4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教育、熏陶,使他們最終成長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教育家》:如何把具有上述特質的學生選拔出來?
秦春華:
發現、選拔和培養好這些“千里馬”,對于實現我國人才自主培養至關重要。我們要在國家高考制度的整體框架下,用好現有政策,設計科學的測量和評價方法,把具備這些潛質的學生甄選出來。與此同時,還要平衡好卓越與公平的關系,在追求卓越的同時,也要積極回應社會對公平的訴求。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最初階段,就把優秀特質的種子深深埋進心里,他們會成長得更好。要做到這一點,大學應積極發揮其社會教育功能。大學學者要深入中小學,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聯結,如此大學才能招到想要的學生。大學資源豐富,體育場館、實驗室、博物館可以面對公眾開放,大學教授可以給中小學生設計科學課程,等等。這些工作對于補足社會教育短板具有重要價值。
高考志愿填報,小心“庸醫”
《教育家》:在高考志愿填報環節,一些家長不惜投入重金,以求將高考分數的效用最大化,不少機構推出相應服務,市場亂象頗多。這一社會現象的根源在哪里?該如何化解家長和學生的“病急亂投醫”?
秦春華:
高考志愿填報服務非常特殊,它有兩個特點。
第一,它是“一錘子買賣”,服務完成后,孩子進入大學,不管是否理想,結局已然確定,無法改變,第二年又是新的家長和考生。一次性交易是一次性博弈,容易滋生渾水摸魚、良莠不齊的亂象。有的從業人員甚至一天大學都沒上過,就去指導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結果可想而知。就像找醫生看病,家長本來想找“名醫”,結果找的卻是“庸醫”,耽誤了孩子的人生。因此,應當加強這一行業的門檻準入監管。
第二,現在的志愿填報的確比較復雜,很多家長搞不明白。懂的人少,不懂的人多,造成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再加上志愿填報時間緊迫,家長只好“病急亂投醫”。
這里我給家長和考生們提四點建議。
第一,報志愿本質上是不對稱信息下的單次博弈,了解信息很重要。現在各地教育考試院都會發布相關信息,家長應從官方渠道了解信息,不要相信誘騙性質的廣告信息。
第二,家長和孩子都要親自下力氣研究,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第三,從多條渠道了解相關信息,如參加公益講座、重視老師意見。
第四,如果一定要購買相關服務,家長應擦亮眼睛,拒絕不良營銷和焦慮販賣,尋找有資質的機構。
《教育家》:綜合評價招生是高考招生錄取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和實踐,目前多地已公布今年的工作方案。如何看待這一輪改革?
秦春華:
理論上,用單一維度的分數評價復雜多面的人,是不科學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公眾最相信的還是分數,認為看分數的評價方式最為公平。其實分數面前并不是人人平等,不同社會經濟條件的家庭生產分數的效率也不同。大量研究表明,教育投入越多,分數越高。所以我們要看分數,但不能“唯分數論英雄”。綜合評價招生就是破“五唯”的重要舉措。
目前很多地方和高校正在努力推進綜合評價招生,目的只有一個,即避免把選拔單一地掛靠在一場考試上,突破“一考定終身”的藩籬,在維護高考整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給招生制度多一點靈活性,給考生多一些可能性。
教育焦慮如何緩解
《教育家》:目前,教育“內卷”尚未得到根本緩解,廣大家長和考生感到疲憊和無奈,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春華:
我在給研究生上教育評價課時,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教育評價有什么功能,學生們給出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篩選。很多時候,我們把評價等同于考試,把考試單純理解成篩選工具,把人分出三六九等,比如在學校里分出“學霸”“學酥”“學渣”。有區分,就要競爭,就有焦慮,競爭到白熱化程度,“內卷”就不可避免。“內卷”的本質,是過多的人追逐過少的資源。
此外,很多學校實施了分層教學,從理論上看,照顧了不同學生的稟賦和學習狀況,但在具體操作中可能會帶來多重影響。可能成績好的學生一直跑在前面,越跑越快,成績不好的學生一直落后,進而從學校延續到社會,人和人的差距日益拉開。人和人之間是不同的,但這種不同一定要造成如此巨大的等級差異嗎?這值得反思。
《教育家》: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我們離這樣的愿景還有多遠?
秦春華:
這涉及公眾對評價的認識和理解。評價與選擇緊密相關。提及選擇,多數人的想法是“選最好的”,至少不能比別人差。但是我們很少關心“適不適合”“需不需要”“想不想要”。更糟糕的是,我們往往會依據社會評價來決定自己的選擇。例如給孩子選學校,不去了解學校是否適合孩子,而是看“這學校好嗎”“哪個班最好”“哪個班主任最強”“哪個任課教師最優秀”。如果大家都去追逐那個“最好的”,勢必會有很多人被淘汰。在高淘汰制下,身處其中的群體都不高興。被淘汰者不高興,勝出者也不高興,因為他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了太多不想做的事,而且競爭永無休止。
過去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因為考生規模龐大,招生名額少。如今事情已經有了變化,2022年高考報名的考生人數約為1193萬,本??其浫∪藬导s為1014萬?!皹颉弊兌嗔?,本來走哪座“橋”都可以過河,但現實中存在這樣一條單向邏輯鏈:好人生—好工作—好大學—考高分—好中學—好小學—好幼兒園—好的早教,我們一層一層“卷”下去,甚至要“卷”到娘胎之前。
對于什么是“好人生”,我們常常把想象力和視野局限在公務員編制里,正所謂“宇宙的盡頭是編制”。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復雜的,但如果人生只有一條路是最好的,孩子們該多么痛苦?
此外,也涉及對大學的評價問題。我讀高中時,最想去復旦大學讀新聞學,而不是去北大讀國際經濟。在今天,如果有人放棄北大清華,會被很多人嘲笑。大學都有各自的定位、特點和了不起之處,不是非得去北大清華才能成才。如果我當時去了復旦,說不定現在是一名優秀記者(笑)。
大學原本是多樣化的,但現在很多大學在爭一個“最好的”名號。我們努力把北大清華辦成最好的大學,可北大和清華之間還要爭一爭,以更高的分數線來彰顯學校實力,而非人才培養的質量。如果大學的多樣化得到社會認可,大學主動將競爭的標尺轉變為人才培養,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育焦慮。
《教育家》:您認為教育怎樣回歸本質?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教育的“軍備競賽”如何踩下剎車?
秦春華:
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價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人們找到在世界中的位置,讓生命更有質量。教育評價的問題非常復雜,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渡罨聲r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清晰地表明,教育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只在教育領域推進,各級黨委政府、各行各業都要負起責任。
從就業角度看,政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起到表率作用,轉變唯學歷導向,改變“掐尖”“摘桃子”的人才選拔理念。工作崗位和內容是多種多樣的,為什么一定要全部錄取碩士、博士?應當留一部分崗位給高中畢業生、??粕群笏姆种坏娜巳?,讓他們也有機會和希望。
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也需要完善。對學校的評估,不要只看高考分數和北大清華錄取率,也要看看學校里排名靠后的學生的培養質量如何,他們是否得到了足夠的關注和成長。
對于家長而言,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就是最好的教育。為什么一定要去所謂“最好的”學校?可能孩子到了那種環境,反而因為與身邊同學的差距而倍受打擊,出現學習困難甚至心理問題。
《教育家》:一些學生認為將來當網紅、做主播就好,不需要多高的學歷,一些家長和老師認為讀書的紅利越來越不明顯。新的“讀書無用論”導致課堂中的學困生越來越多,成為困擾教育的一大難題。該如何破解呢?
秦春華:
我們對于很多事物,都拿“有用”和“沒用”來衡量。一件事情對我沒用,就不做;交朋友,這人得對我有用,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受教育要有用,讀一本書要有用,等等。我們把這種功利主義極致化,變成了評判任何事物的標尺,甚至當作生活的原則。但生活不完全只是“有用的東西”,交朋友可以享受友情的快樂,讀書也可以沒有任何用處,只是為了精神享受。
教育固然有功利性的一面,對個人而言可以實現階層躍升,對民族而言可以救亡圖存,對國家而言可以解決“卡脖子”問題。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教育還有另外一面是超功利性,也可以說是無用性。教育可以豐盈我們的精神世界,使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強大,給我們不一樣的人生視角和思考方式,來從容地面對世界,理解生命。所謂“無用有大用”,對教育而言的確如此。
為什么現在讀書無用論有所抬頭,因為大家都在用簡單的“有用”標準去衡量,結果發現讀書確實越來越“沒用”,比如哲學博士反而考不進編制。另外,社會沒有根據知識和創新來給予人們相應的回報,傳統科舉制下讀書和富貴之間的聯系已經被現代化打破,于是引起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社會需要建立多樣化的成功渠道。在多元共存的環境中,每個人只要有獨特性,就可以得到社會的認可,取得相應的地位和財富。比如鼓勵創新,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給予做出創新成果的人員以足夠的回饋。讓大家相信:在中國,成功依靠的是才能和努力,創造財富要憑借大腦和雙手。這才是一個國家應有的品質。
來源?|?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5月刊第2期,原標題為《秦春華:如果人生只有一條路是最好的,該多么痛苦》
作者 |?黃碩
設計 | 9y9
統籌 | 周彩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