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某女子被父母強制考公五年未能“上岸”,導致患上精神分裂癥的消息引發關注。據《鳳凰周刊》報道,該女子大學畢業后沒有找工作,一直在家備考公務員,但屢戰屢敗。其母親稱,女兒從去年開始就有一些異常行為,最近和家人對話也經常答非所問,揚言自己是局長。
【資料圖】
這個女孩子的悲劇不僅僅在于是被父母強迫考公,也在于她的人生缺乏心理疏導。她的悲劇還在于,她及她的家人對于考公這件事沒有清晰地認知,沒有合適的考公規劃。明明有那么多條路可以讓考公容易,可是她卻不選,而是五年來不停地考。多次考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才會出現這樣悲劇地發生。任何考試連續失敗超過三次,都會對考生造成否定性的影響,不論是考研、考公、考編還是考其他證書??荚囀∈欠浅4驌粢粋€考生的信心,會給人造成嚴重的自我否定與心理壓力。考公屢戰屢敗那就應該及時止損,想一想為什么?是什么原因?而不是一門心思繼續考。
父母希望子女考公是很正常的,考公對于普通人來說是比較好的工作也是沒毛病的。
可是問題在于,很多人壓根就不了解考公,就這樣一門心思讓子女去考公,而不看一看子女的情況和條件,不會客觀分析一下。五年,什么也不干,就這樣不停地考公,有什么用呢?這個女大學生也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不能客觀地看待問題。
這個女孩子大學學什么專業?這幾年考公都選擇什么層級的單位,什么崗位?這幾年考試的分數如何?行測多?申論多?排名什么?本地難考,考異地能不能接受?本專業難考,考研、出國留學,提升學歷換專業都能讓上岸更輕松,因為還有應屆生身份。考試分數差一點,那就多學習一些提分技巧。面試分數差一點,那就有機會練一練面試。
政審、體檢條件如果不符合,那就早點出去找工作,不要動考公的心思。不找專業的人咨詢,請教,就這樣一條道走到黑,一門心思地參加考試,那心理不出問題才怪。像她這樣迷茫的年輕人,如果想考公,就應該早一點做規劃。
筆者之前采訪過一個考生小劉,就和這個女生有點類似。 他當年高考全省文科600多名,基礎底子非常好。進入華中地區某著名985高校,學的是萬金油的工商管理類。他大學上學開始打Dota,大四畢業前,掛科了好幾門課,差一點畢不了業,最后大補考總算過了。沒選擇考研,也沒怎么投過簡歷找工作,當年公務員國考沒考上,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到了大四下學期。參加省考又敗北,他最后春招拿了一個地產公司的offer,大學畢業后就去那里上了兩個月的班。上班之后就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被社會毒打后就明白還是考公香。于是乎就憤然辭職,之后就開始準備考公務員。
其實他考公的優勢還是明顯的,工商管理類專業可選的崗位很多,加上他高中成績好,底子強。但是他的劣勢也明顯:第一,他上過班,不是應屆生身份,難度高;第二,他大學四年一直在玩在劃水,懶散慣了;第三,他對于考公太輕視了。
小劉本來是很樂觀的孩子,畢業之后和同學聯系甚少,畢竟讀研的讀研,上班的上班。他就開啟了漫長的公考之路。從2013年國考開始算的話,14年,15年,16年,國考就考了三四回,省考也對應考了三四回,從最開始考中直機關,后來考省里,考市里,考軍隊文職,考事業單位。省考和事業單位進過面試,但是復試沒過。最后終于考到他們縣里的公務員。
因為大學畢業好幾年沒有工作,沒有社交,小劉沒發過一條朋友圈。從2014年開始到2017年上岸,他的朋友圈、微博、QQ空間都是空的。過年的同學聚會他從來不來參加,沒有一個同學知道他的消息。曾經他是全家的驕傲,如今怕見同學,怕被看不起,過年的時候最難受了,親戚問自己在哪上班,羞愧的都不好意思。一次一次懷疑自己,懊悔自己,后悔大學沒有好好念,就知道玩。但是好像除了考公務員,在老家也沒找到什么好職業。最后終于成功上岸,也算是圓滿。只是其中三四年的考公辛酸,不足為外人道也。
筆者采訪時問他:你一個高考全省600多名,985高校畢業的高材生,考公多年,現在僅僅是個縣里的公務員,你后悔嗎?
他說:“報考的時候不那么盲目自信就好。大學四年我是荒廢了,也沒讀個研。落得現在這個結局,我也認了。第一年復習的不用功,第二年報考的時候不信邪。如果第二年直接選一個普通一點的崗位早上岸了,不會走這么多彎路。到最后心態都炸了,考試水平上不去了,心態也不好了,考市里肯定考不上,還是老老實實考縣里得了?!?/p>
但是最后,他話鋒一轉:“但是自從我考上公務員,這找對象這事從來沒有這么輕松過。我沒考上公務員的時候,幫著家里看店也有相親,可是體制內女生很少能看上我。自從我考上公務員,之前那幾個不怎么聯系的女生都主動約我吃飯看電影了。可見公務員身份真的有助于找對象?!?/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