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搞副業”成了很多青年人的口頭禪,上班搞主業,下班搞副業,斜杠青年成了很多年輕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狀態,為何副業成了如今年輕人都熱衷的新時尚呢?
因為普遍的年輕人,收入真的不高。根據麥可思曾對大學畢業生的收入分布分析顯示,我國2021屆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5833元,并且大學生平均工資水平受行業發展、勞動力供求關系,以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響。比如說一些熱門高薪行業,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6781元),電子電氣設備制造業(6508元),運輸業(6351元),金融業(6100元),平均月薪均在6000元以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達 38.4%的2021應屆生畢業起薪集中在4000~6000元之間,月薪6000~8000元的應屆畢業生占比23.7%。而近期在網上被頻繁討論的“月入過萬”群體,在應屆本科生里僅占6.1%,是極少數人群。
和收入不高相對應的,是年輕人的開支都不低。一個年輕人在外地生活成本有多大呢?我們假設一下吧,一個年輕人,月到手工資是6000元。衣食住行,居住排在第一位,每個月房租,大城市一個單間至少是2000—2500元,二三線城市也得1000塊錢以上。我們都按照一個月租房1500元的支出來計算,因為年輕的房租占月薪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一個很正常的區間。除了租房外,水電煤氣、上網和手機費,這些統統折算一下,300元每月。每月交通通勤費500元,包括地鐵、公交、共享單車和偶爾打車什么的。這些加起來,2300元就沒有了哦!
每月伙食費,這個可就是開支的另一個大頭了!早餐10元,午餐30元,晚餐20元這個標準,在一線城市不算高吧?不信你在陸家嘴,叫個外賣看看需要花多少錢?60乘以30等于1800元,當然,如果你自己做飯,這筆錢能省下一半以上。每月衛生紙、洗發水、零食等日用品花銷200元左右吧。這些加起來,2000元就沒有了。
這些硬扣項加起來4300元,這4300元還是不出去聚餐,不吃大餐,不交際,每月硬扣的生活必需品的錢。怎么樣,一個人在異地生活成本高吧?絕大多數人,其實還有很多年輕是靠著兩個人合租一個房子,自己做飯等等方式,把成本壓下來。
再怎么省錢,一個月也得一些固定費用,也就是能房租省500元,自己做飯省1000元,這一加一減,一個月的開支至少也得2800元??!
如果要談個戀愛什么的,出去吃飯,看電影,再玩一玩什么的是不是要花錢?比如說和女朋友約會,一次出行、吃飯、娛樂項目,怎么說也要花500元吧?一個月至少也得2—3次吧,我們節約一點,一個月戀愛交友費1000元要花吧?就算你不談戀愛,還有應酬呢?要不要和朋友出去吃個大餐?旅旅游?買個新手機?好,如果是女生, 那各種化妝品、護膚品什么的不花錢嗎?你不得用什么綠腰子,小仙女水什么的。如果是男生,還有各種會員、皮膚、充值要花錢吧?什么視頻軟件、外賣、手游哪個不要氪金?就算你不應酬,你一個人多寂寞啊,是不是要養個貓什么的?
你算算一個月真正能剩下多少錢?
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里,很多月入一萬的年輕人,一個月能攢下來2000塊錢,就算不錯了!
你說這樣的收入,能不倒逼年輕人去搞錢嗎?不多搞點錢,如何在城市立足,將來如何買房買車,如何面對父母逐漸衰落的現實,醫療是不是也要花一筆大錢?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副業這個東西真的是現在年輕人的剛需?。。慷椰F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搞副業的難度是真的太低了。
我就說我所知道的副業吧,比如說我高中同學A,某師范類碩士?,F在在老家省城的高中當老師,我知道他的副業就是在閑魚、考研論壇、知乎等平臺售賣他的考研資料。她還接一些師范類考研咨詢規劃;比如說我大學同學B,她是學金融學專業,她的本業是在老家的一個物業公司里當會計,她的副業就是在朋友圈里當微商,還銷售汽車保險,作為山東人,她在每年櫻桃成熟的時候,她的朋友圈就是在賣大櫻桃;再比如說我大學朋友C,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她的本業在深圳的一家公司里當普通文員,她的副業是周末去香港做代購,因為她老家在江西贛州,她的朋友圈每年冬天都在兜售他們老家的贛南臍橙和客家米酒。
更不要說,注冊個知乎,抖音,小紅書,就是搞搞自媒體,這也算是副業呀;注冊個美團、餓了么騎手,沒事的時候接個單,這也算副業吧?注冊個網約車司機,空閑的時候賺點油錢,這妥妥算副業吧?
在這個時代,副業的門檻真的太低了,天下何人不搞副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