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深港口岸全面恢復通關,一個特殊的群體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跨境學童。
他們居住在深圳,卻在香港求學,因此,每周有五天需要往返通關口岸,跨境去學校上學。
這些跨境學童的出現,源于2001年香港的一條法案:父母雙方皆為內地居民的兒童,如果出生在香港,被稱為“雙非兒童”,擁有香港永久居留權,同時享受香港的教育資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于是,一些深圳媽媽選擇赴港生娃,讓孩子獲得更優質的教育。
然而,香港的生活成本長期位居全球第一,房價也讓普通家庭感到高不可攀,并不適于長期居住或移民。
因此,大多數媽媽選擇在深圳養娃、生活,但是讓孩子就讀香港的中小學校。
從2003年香港向內地游客開放自由行,到2013年特區政府叫停“雙非”政策,共有約20萬名“雙非”嬰兒在香港出生,加入跨境學童的隊伍。
隨著這些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跨境上學越來越普遍,產生的困難也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父母發現,跨越國境去上學,雖然有欣喜,卻也逃不開心酸。
01
跨境上學路:漫長又多艱
紀錄片《雙城記——深港跨境學童紀實》聚焦深港跨境學童和他們背后的家庭,講述了這個特殊群體的真實經歷。
畫面里,孩子們穿著各式校服、背著書包,胸前掛著證件,正排隊等待通關。
很多孩子早上不到六點就要起床,七點左右抵達福田口岸等待通關,到了香港之后,還需要搭乘校車去學校,通勤時間接近兩小時。
如果居住地點離口岸更遠的話,早上五點就要準備起床上學。這個時候,幾乎所有同齡的深圳學童都還在夢鄉。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約25%的跨境學童每天花費3到5小時往返家和學校;超過40%的孩子為了趕上過境回家,沒有參與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
因此,對于跨境學童來說,香港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從家到學校的一條上學路。
至于香港的其他地方是什么樣子,跨境學童則很少有機會能夠切身感受。
特別是過去三年,受到疫情影響,通關之路顯得格外艱辛。跨境學童的上課方式以網課為主,孩子們幾乎沒有接觸過自己的老師和同學,也無法參加學校的實踐活動。
一些媽媽無奈在香港租房陪讀,不僅生活成本上升,還要進行出入境隔離。有的媽媽計算發現,自己和孩子三年間隔離了上百天。
對于跨境學童來說,深圳與香港的“一境之隔”,看起來并不遙遠,卻也不容易跨越。
02
香港升學路:賽道更寬廣
既然跨境上學之路如此多艱,為什么媽媽們還要拼盡全力送孩子去香港上學呢?自然是為了香港的教育資源。
與內地相比,香港的中小學教育普遍與國際接軌,教育資源比較均衡。更為誘人的是,在同樣的成績條件下,香港中學生更有機會進入名校讀書。
首先,如果孩子選擇繼續留在香港升學,像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排名前列的學校,對于港籍學生在分數上有很大的讓步。
香港80%的本科學位會留給港籍生,只有20%給到非港籍生,因此港生的錄取率非常高。
在經濟上,香港政府對港籍學生也有學費上的補貼,大約能夠省下3/4的學費。
其次,如果孩子決定在內地高校讀書,可以參加香港的“文憑試”(DSE),避開競爭激烈的內地高考,用DSE成績申請內地高校。
DSE考試的必修科目共4門,每門滿分7分,只要每門考到3分、總分12分,就能夠達到許多內地985院校的招生要求。
此外,香港每所中學都有8個校長推薦名額。有校長推薦信的學生,即使DSE成績沒有達到最低標準,也可以被保送入學。
一些內地高校,比如深圳大學,還會在香港進行自主招生,香港學生通過高校自主命題的筆試和面試,也可以進入內地高校。
最后,如果孩子希望就讀國外名校,也有一定的申請優勢。香港教育與國際接軌,重視科學、工程等科目的學習,更貼近國外中小學的教育方式。
香港中小學還十分重視英語教學,日常溝通也經常使用英語,孩子更具有語言優勢,幾乎不需要為語言考試而擔憂。
由此可見,無論是申請國內還是國外名校,在香港就讀中小學都是不錯的選擇。
03
少年成長路:如何被認同
跨境上學在升學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但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跨境上學又意味著什么呢?
在采訪中,一位小女孩說自己在香港的學校“沒有很大的歸屬感,如果我在內地上學,可能會比較開心一點。”
也有孩子說,“跨境上學是一個意外,是媽媽希望的。”
在深圳居住、在香港上學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在“身份認同”的問題上感到困惑。
他們既要努力接納香港的價值觀,又要適應在內地的生活,擁有兩種身份、使用兩種語言,在兩種思維模式下切換,很難真正地融入香港社會,也沒有建立起內地的好友圈。
在電影《過春天》中,有一個小男孩放學過關后,說了一句普通話,立刻被媽媽提醒:“不是跟你說要講粵語嗎?”這個情節反映出很多跨境學童的尷尬處境。
由于大量內地媽媽前往香港生娃,導致香港醫院的床位緊張,中小學的學位數量緊缺,一些香港人把對“資源擠占”的不滿,轉移到跨境群體上。
因此,很多孩子在香港都不愿意向外透露自己的“雙非”身份,與香港社會的接觸存在隔閡,很難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跨境上學的過程中,孩子們也被迫自立。他們從小學高年級開始自己過關通勤,或是住在香港的寄宿家庭,小小年紀便要學著獨立生活。
2013年,香港特區政府開始實行“零配額”制度,要求醫院停止接收內地孕婦。按照年齡計算,第一批跨境學童已經大學畢業,而最后一批孩子也成為了三年級小學生。
“雙非兒童”逐漸從現實變為歷史,媽媽們或許很難再通過赴港生娃的方式,送孩子去香港上學。
但是,媽媽們的求索與努力卻從來不會停止。
為了孩子的教育,還會有更多父母用各種方式,為孩子鋪就一條條上學路;還會有更多的孩子沿著父母奮斗的軌跡,走向更精彩的人生。
關鍵詞: 雙非兒童